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 论文题目
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
毫无疑问,国际互联网①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事件之一。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会意识到世界正在经历由A到B,即自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的转变;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由具有广延性的原子构成的物质世界,一个是由幽灵般的比特(bit,指0和1组成的计算机二进制数位)构成的网络世界。比特,作为“信息的DNA”,不同于原子,它既没有重量,又容易复制,且能够在网络世界以光速进行快速传输。《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美国网络文化的重要吹鼓手尼葛洛庞帝概括道:“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在当代,比特正迅速超越原子而成为构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重新组织着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借助于比特,人们可以彻底摆脱物理时空的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在无远弗届的网络空间里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在触角延伸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实时参与多维的复合交往。生活在网络时代,人们之间的距离“消失了”,时间差“没有了”,地球变成了“村庄”.对于人类而言,网络事实上已经成为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理架构,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座架”,实际上为我们的生存和理解设置了基本框架,自网络诞生后,我们所有的生存和理解方式,都无法逃逸出这种框架之外。
知识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就其实质而言,人类的知识生产不过“是生产知识产品的活动或者过程”气《现代汉语词典》对“知识”解释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作为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静态信息,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自然结果,本质上是精神对现实的客观把握。可以说,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每天都在观察、感受客观世界的基础上作出认识的归纳与总结,这实际上都是在进行知识生产。“广义的知识生产,除科学研究和科学品的生产外,还包括文学品、艺术品的创作,即文化品的生产。”但本文所讨论的知识生产,还是一种狭义意义上的知识生产,主要是指一种建基于数据和信息之上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活动,特别是指当代的科学研究活动,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对于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知识生产最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就是文本和信息,科学研究者的大部分工作就是采集、处理、传输以及输出各种文本与信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构筑的虚拟空间,戏剧性地改变了知识的存储、表达、传播和共享方式,对当代的知识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网络就是计算机”对于每一个联网的计算机用户而言,整个网络的各种软硬件资源都可以为其所用,每一个思考大脑的后面都有无数的大脑与之相连。网络作为电子化的知识合成器,在改善知识生产环境,提高知识生产效率,转变知识生产组织结构,革新知识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全球规模的信息和资源宝库,也是全球几十亿网民自发自主建立起来的自组织的全人类共有、共享、共管的电子时空。在这一特殊的时空里,知识和信息载体的比特化导致人类思想交往的成本几乎为零,而电子传输的瞬时性则使得人类可以做到知识的即时共享与交互利用,这表明知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电子网络的出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
(一)知识生产的社会性研究
知识生产是人们运用大脑智能来发明、发现、创造各种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与新方法的社会性活动。虽然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个人大脑思维活动的产物,但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人从来不是单独地从事思维创造活动,人的思维自产生以来,除了从直接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外,还要学习前人、他人积累的知识,每个人的思维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此外,个体生产的知识要进入公共知识系统,还必须经历一个复杂漫长的“社会化之蹄”的选择淘汰过程。因而,知识生产事实上总是在一定的群体之中进行的。特别是进入电子网络时代后,知识的存在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那种不依赖任何交流与对话的知识生产活动变得更加难以想象,可以说,传统的个体知识生产论产生的社会语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个体知识论的历史局限性日益明显,知识生产具有益愈强烈的社会性。
(二)集体智慧与全球脑研究
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去掉一切个人的因素,说出人类集体智慧的发现。”⑤集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是指由许多的个体通过合作与竞争中所显现出来的智慧,它显示的是小组、团队、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计划未来,理解和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世界的能力。集体智慧是对分离的个体智慧的有效整合,是对个体智慧的合作与凝聚。在电子网络时代,大量松散的个人与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被链接在一起,成千上万的人的智慧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汇总和提升,从而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智能。例如,谷歌公司通过收集数以百万计的人创建和链接的网页,然后利用这方面的知识,解答用户的疑问,显示出惊人的集体智慧。或者在维基百科中,数以千万计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几乎完全志愿地自发组织起来,共同创造一个非常巨大并且是高品质的知识产品。最经典的实例就是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通过 放源代码软件运动,这一开发活动成功地邀请到全世界的爱好者共享和改进这一原创性软件,千万网友的共同参与,把Linux加工成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从而引发了一场软件革命。
(三)电子网络对知识生产方式影响研究
这部分研究与本论文关联度最大,但到目前为止,能看到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特别是从哲学及认识论、知识论角度开展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其中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侯若石的《当金钱不再至上--知识生产革命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书,虽然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视角切入,但其致思方向与本论文有较大交叉之处,读来有相见恨晚之感。在该书中,侯若石教授认为,人类经历了两次经济革命:物质生产革命和知识生产革命。以符号操纵的互联网是知识生产的媒介,电子符号技术体系开启了知识生产革命。知识生产革命塑造了全球大脑,产生了全球意识,由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着眼于人类与世界的协同进化。知识生产革命改变了经济形态,也改革了经济制度。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世界结构才能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优化,人类发展才大有希望。该书提出的共同平等生产组织方式,即便是对于一般性知识生产关系的建构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四)电子网络时代的读写问题研究
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极大改变语言文字的书写与表达的新载体,实现了语言文字的本体论转移,知识载体的电子化、虚拟化对于当代知识分子的认识与思维方式,特别是阅读与书写方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显然,读写问题是知识生产中的一个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当然,从以上对电子网络时代知识生产的研究述评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对这一领域其实已经取得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发掘与拓展的空间。
第一,从研究的内容看,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比较零碎,缺乏相应的整合。除了少数几篇论文直接涉及电子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外(如瞿旭蔑的博士论文《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杨丹的《网络时代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以及少数几篇讨论维基的专题论文),国内对于电子网络之于知识生产的影响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不少学人的思考还处于一种感性直观的阶段,研究多限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价值评价,还缺乏系统的,有深度的哲学反思。对国外诸如集体智慧、全球脑等概念还处于消化引进阶段,未能转化为对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独特思考。
第二,从研究的方法看,目前国内的不少研究还局限于描述性分析,不少研究拘泥于原有的知识生产研究框架,以旧的理论范式来套电子网络,对电子网络之于知识生产的革命意义还缺乏有一定哲学高度的思辨与认知,还不能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宏阔视域考察电子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的历史意义。
第三,从研究的领域看,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分散,人文学者、传媒学家、图书情报工作者以及经济管理研究专家对此问题涉猎较多,但囿于学科及门户的束缚,还缺乏打破多学科界限的综合性研究,特别是缺乏从哲学认识论高度的全景式反思性研究。图书情报工作者、经济管理研究专家往往多只关注互联网给知识生产带来的正面影响,对其负面价值的考察往往付之丨阈如;人文学者、传媒学家往往过多强调电子网络对于知识生产的消极作用,过多站在技术批判的角度否定电子网络之于知识生产的历史意义,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知识生产网络化转向的历史大趋势,由此,也妨碍了我们对未来进一步调整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关系的超前思考。
四、本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合理借鉴现象学和解释学的研究成果,综合媒介认识论,网络传播学,知识社会学,认知科学、信息哲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结论,对电子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方式问题展开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1)在知识本体论研究方面,通过对英国哲学家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辨析,特别是对客观知识世界的辨析,试图为电子网络所构造的虚拟的知识空间找到合理的定位,这也为本项研究制定一个宏观的思维框架。
(2)通过对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历时性回溯思考,特别是对口传时代、文字印刷时代、电子网络时代这三个不同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努力寻绎到电子网络这一“次生口语时代”知识生产方式较之于原生口语时代的辩证发展规律。
(3)通过对电子网络兴起历程的回顾,特别是对那些在知识生产方面贡献出原创性思想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先驱的回顾,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知识生产网络化转向的历史趋势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对知识生产网络化转向的正面与负面历史效应的辩证分析,可以为我们避害趋利,从而建构适应于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关系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4)对集体智慧与全球脑几个深刻影响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关键词展 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知识生产网络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更清晰透彻的理解,这两个极富想象力的概念将极大提升我们对知识生产网络化转向的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站在全球高度,制定出与计算机网络这一技术平台相适应的知识生产体系。
(5)作为本项研究的目的与归宿,在最后一章将重点研讨网络环境下知识生产方式转型所催生的知识生产的制度环境优化建设问题,力争为网络环境下如何 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对策性建议。
本项研究的重点有四:第一,对前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历史考察;第二,主要和印刷文明时代相比,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网络作为一种“座架”,是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视域、文明书写、思想交流以及知识的布展的,这些改变对于知识生产者而言意味着什么。第三,如何从哲学现象学角度分析和看待这一转变的文化后果,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和今后知识生产的网络化转向。第四,随着知识生产工具的置换和知识生产力的急剧膨胀,相配套的制度环境究竟应该作出怎样的改革。短期而言,如何设计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生产制度,才能消除既有的对人的思维的创造性的不利影响,真正促进原创性知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本项研究的难点也有四:
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电子网络所塑造的现代神话令人睦目结舌,正如英国学者巴雷特所指出的:“写因特网发展方面的书,有点像用弓箭去射高速飞行的子弹。正当你用手指敲击键盘时,又有了新的发展。”按照美国媒介学者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②理论,信息技术的人性化趋势不断增强,电子网络时代的未来发展极有可能兼容并擦有印刷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方式的诸多优点,并具有一些新特征,因此,对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批判如何保持合理有节的态度就是一个难题,否则便会陷入盲目的技术悲观主义。
第二,目前的知识生产方式介于印刷文明时代和网络时代之间,产生的一些问题和危机部分是转型期的一种必然产物,如何准确地描述我们这个时代,清晰界划二者的关系也有一定的难度。进而言之,我们要区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知识生产工具的转换带来的,还是不合理的知识生产组织及评估体系催生的。
第三,引入波普尔的客观知识理论和建构主义认识论的成果来阐发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方式问题,这是一项理论创新,如何实现三者恰如其分地融合,是一个巨大挑战。
第四,如何合理借鉴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现代、后现代思想资源,从哲学现象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方面加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含量,学术深度,还存在一些困难。总之,本项研究力求在技术和人文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既不脱离技术奢谈人文,也不遗忘人文而沉沦于技术,争取使研究成果既具学理价值,又有现实可操作性。
本项研究的主要观点:第一,网络时代,传统知识生产方式面临转型;第二,这种转型具有正面和负面的文化后果;第三,如何正确认识这次转型的文化后果,将影响到未来的知识生产范式的抉择;第四,改革传统的知识生产体系,创造与网络这一技术平台相适应的制度环境,是我们应对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研究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第二,详细揭示了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的正面和负面文化后果;第三,全面探讨了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微观和宏观机制;第四,系统论述了网络时代知识生产的制度环境建设与创新问题;第五,从知识进化角度深化了对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理解;第六,从知识论的角度具体拓展了目前国内有关网络与人文精神讨论的空间。
对网络与传统知识生产方式转型的考察:第一,有利于优化自身的生存智慧,使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生存中赢得主动;第二,有利于我们破除信息崇拜,摆脱网络沉迷,挺立人文精神;第三,有利于我们德有思想活性,激发原创意识,推进理论创新;第四,有利于揭示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微观机制,实现知识生产力的跨越式增长;第五,有利于建构与网络这一技术平台相适应的知识生产的制度环境,从制度层面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六,有利于我们一般地深化理解技术与人文的辩证关系。
五、 论文提纲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迈向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生产时代.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建构主义与世界3
第一节 对世界3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对建构主义认识论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网络与世界3的双向考察
第二章 历史上的媒介变迁与知识生产演替
第一节 口传时代的知识生产
第二节 文字印刷时代的知识生产
第三章 知识生产的网络化转向及其文化后果
第一节 对知识生产网络化历程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知识生产网络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知识生产网络化转向的负面文化后果
第四章 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集体作者”:网络时代知识生产主体的再发明
第二节 超文本:网络时代知识生产对象的嬗变
第三节 全球脑与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模式重构
第五章 网络时代知识生产制度的革新与完善
第一节 知识产权关系的变革与制度创新
第二节 网络时代知识生产体系及出版和管理体制的重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