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2024-07-01 22:02:15开题报告 学术堂 蒋老师
开题报告是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预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旨在监督和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面学术堂以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为例,来研究本
开题报告是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预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旨在监督和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面学术堂以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为例,来研究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规范,欢迎各位查看。
课题名称: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中国是人口大国,很多城市人口密度极大,对资源的需求巨大,而为满足需求,我国很多产业过度生产,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和大量的资源闲置浪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国家近些年来提出产业升级改造战略,而共享经济的崛起正适合中国的国情和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第二届全球互联网大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我们看到中国俨然己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互联网大国,这为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关键和坚实的平台技术基础。除此之外,我国“互联网+”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提出,以及政府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及创客们的各种举措,也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推势作用。综上,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具有必要性和非常大的优势,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然而必然并不代表着一帆风顺,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因其独特而创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对现实中的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故而受到排挤、甚至被斥为不正当竞争;同时,由于面对此种新形式时法律的滞后、制度的缺位,也为政府的监管和法院的裁判带来诸多困惑;另外,又因为共享经济模式下内部主体的法律定性不清、权责界定不明,所以共享经济模式下存在很多的法律风险,而对于这些风险的监管、防控以及规制也都是一道道法律难题。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是1978年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提出的。2010年,共享经济模式在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的专着《我的就是你的:合作消费的崛起》中,也被称为“合作消费”或“协同消费”.书中,她把“合作消费”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基于共享和租赁的产品服务,实际上是在同一所有者掌控下的特定资源在不同需求者间实现使用权移转,比如租车网、房屋短租网;第二种,基于资产和技能共享的合作生活方式,实质上是时间、知识和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分享。比如Liquid Space(流动空间)复制Airbnb模式,为在外出差者在当地寻找和共享最佳办公空间,并通过基于地点的移动应用将信息呈现给用户,这些地点包括办公区、商业中心等许多有WiFi但使用率不高的地方,从而成本低、浪费少地共享工作间和机器设备,此外,这种形式还包括一方利用闲暇时间为另一方提供服务等形式;第三种,基于二手转让的产品再流通,本质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依次实现所有权移转。概括地来说,共享经济模式是依靠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分散的个体之间闲置资源(物品、服务、或资金等)的使用权暂时性移转,进而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一种020网络运营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允许人们分享资源,而不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其逻辑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和切身体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创造收入的能力。 3、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郭明瑞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徐卫东主编:《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九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十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十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华书局出版2013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课题名称: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 1、选题意义和背景。 中国是人口大国,很多城市人口密度极大,对资源的需求巨大,而为满足需求,我国很多产业过度生产,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和大量的资源闲置浪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国家近些年来提出产业升级改造战略,而共享经济的崛起正适合中国的国情和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第二届全球互联网大会在中国的成功召开,我们看到中国俨然己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互联网大国,这为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提供了关键和坚实的平台技术基础。除此之外,我国“互联网+”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提出,以及政府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及创客们的各种举措,也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推势作用。综上,中国发展共享经济具有必要性和非常大的优势,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然而必然并不代表着一帆风顺,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因其独特而创新的商业经营模式,对现实中的传统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故而受到排挤、甚至被斥为不正当竞争;同时,由于面对此种新形式时法律的滞后、制度的缺位,也为政府的监管和法院的裁判带来诸多困惑;另外,又因为共享经济模式下内部主体的法律定性不清、权责界定不明,所以共享经济模式下存在很多的法律风险,而对于这些风险的监管、防控以及规制也都是一道道法律难题。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是1978年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提出的。2010年,共享经济模式在英国学者雷切尔·布茨曼的专着《我的就是你的:合作消费的崛起》中,也被称为“合作消费”或“协同消费”.书中,她把“合作消费”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基于共享和租赁的产品服务,实际上是在同一所有者掌控下的特定资源在不同需求者间实现使用权移转,比如租车网、房屋短租网;第二种,基于资产和技能共享的合作生活方式,实质上是时间、知识和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分享。比如Liquid Space(流动空间)复制Airbnb模式,为在外出差者在当地寻找和共享最佳办公空间,并通过基于地点的移动应用将信息呈现给用户,这些地点包括办公区、商业中心等许多有WiFi但使用率不高的地方,从而成本低、浪费少地共享工作间和机器设备,此外,这种形式还包括一方利用闲暇时间为另一方提供服务等形式;第三种,基于二手转让的产品再流通,本质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依次实现所有权移转。概括地来说,共享经济模式是依靠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分散的个体之间闲置资源(物品、服务、或资金等)的使用权暂时性移转,进而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一种020网络运营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允许人们分享资源,而不影响他们自身的生活,其逻辑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和切身体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创造收入的能力。 3、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郭明瑞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徐卫东主编:《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九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十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十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王泽鉴:《民法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华书局出版2013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赞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