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
2024-07-02 20:04:39参考文献 学术堂 韩老师致谢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一:[1]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ⅠⅡⅢⅣ.[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2]郭道扬编.会计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3]赵友良编.中国近代会计审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一:
[1]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ⅠⅡⅢⅣ.[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郭道扬编.会计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3]赵友良编.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宋丽智编.民国会计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魏文享编.民国时期之专业会计师论会计师事业(资料汇编).[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6]朱伯康、施正康编.中国经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王海民、杨进、刘韬编.会计发展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8]曾劲.中华民国时期会计教育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9]郑汉中.民国时期的会计师制度[J].财会月刊,1994(02).
[10]楚财.民国时期会计机构的设置[J].财会通讯,1990(04).
[11]吕增根.浅析民国初年的政府会计改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9).
[12]林美、冯俊豪.我国两次引进西方会计理论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2).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二:
[1]陈国辉,李长群.论会计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0:24-28.
[2]王海民.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J].会计研究,2001:29-31.
[3]刘永泽,陈艳.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现实选择[J].会计研究,2002:28-31.
[4]雷光勇,陈若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J].财经论丛,2005:42-47
[5]曾庆生.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公司价值[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水澎,毕秀玲.论政府对会计监管的必要性、缺陷和效果[N].厦门大学学报2002: 10-17.
[7]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J].管理世界,2006: 19-25.
[7]胡宇辰,戴淑燕.企业家需要激励与约束[J].江西社会科学,2001.
[8]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论文,2002: 5-8.
[10]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 111-119.
[11]刘凤委,孙铮,李增泉.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工商管理理论论坛,2007: 76-84.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三:
[1]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
[2]赵春光.中国会计改革与谨慎性的提高[J].世界经济,2004(4):53-62.
[3]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06(4): 59-65.
[4]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5]曹宇,李琳,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4): 34-42.
[6]丁琼.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7): 20-28.
[8]薛晶晶.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D].北京交通大学,2010,6.
[9]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4):9-15.
[10]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9(5):24-25.
[11]刘凤委,汪扬.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之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 16-22.
[12]陈胜蓝,魏明海.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6-128.
[13]赵德武,曾力,谭莉川,独立董事监督力与盈余稳健性一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9): 55-63.
[14]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J].经济研究,2007(4): 32-34.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四:
[1]赵仲杰.新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操作[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段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04:14-16
[3]郭立甫.王汉新.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05: 18-23
[4]李小红.构建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J],广西会计,2003,03:1-3
[5]林炳发.李勤.刘璐.企业财务检查技术[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6]刘辉.关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贸研究,2003,01:9-13
[7]拉尔夫D沃德.新世纪董事会一公司董事的新角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8]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平衡积分卡战略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肖太寿.有效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肖培金.王成.企业财务控制精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1]陶晓敏.王勇.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J],江苏商论,2005,11:1-4
[1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
[1]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料编写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ⅠⅡⅢⅣ.[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郭道扬编.会计百科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3]赵友良编.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4]宋丽智编.民国会计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魏文享编.民国时期之专业会计师论会计师事业(资料汇编).[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6]朱伯康、施正康编.中国经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王海民、杨进、刘韬编.会计发展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8]曾劲.中华民国时期会计教育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9]郑汉中.民国时期的会计师制度[J].财会月刊,1994(02).
[10]楚财.民国时期会计机构的设置[J].财会通讯,1990(04).
[11]吕增根.浅析民国初年的政府会计改革[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9).
[12]林美、冯俊豪.我国两次引进西方会计理论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2).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二:
[1]陈国辉,李长群.论会计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0:24-28.
[2]王海民.对政府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看法[J].会计研究,2001:29-31.
[3]刘永泽,陈艳.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现实选择[J].会计研究,2002:28-31.
[4]雷光勇,陈若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J].财经论丛,2005:42-47
[5]曾庆生.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公司价值[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水澎,毕秀玲.论政府对会计监管的必要性、缺陷和效果[N].厦门大学学报2002: 10-17.
[7]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J].管理世界,2006: 19-25.
[7]胡宇辰,戴淑燕.企业家需要激励与约束[J].江西社会科学,2001.
[8]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论文,2002: 5-8.
[10]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 111-119.
[11]刘凤委,孙铮,李增泉.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工商管理理论论坛,2007: 76-84.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三:
[1]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
[2]赵春光.中国会计改革与谨慎性的提高[J].世界经济,2004(4):53-62.
[3]陈旭东,黄登仕.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时序演进与行业特征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06(4): 59-65.
[4]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5]曹宇,李琳,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4): 34-42.
[6]丁琼.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盈余稳健性--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
[7]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7): 20-28.
[8]薛晶晶.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D].北京交通大学,2010,6.
[9]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4):9-15.
[10]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9(5):24-25.
[11]刘凤委,汪扬.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稳健性影响之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3): 16-22.
[12]陈胜蓝,魏明海.董事会独立性、盈余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96-128.
[13]赵德武,曾力,谭莉川,独立董事监督力与盈余稳健性一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8(9): 55-63.
[14]叶康涛,陆正飞,张志华.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J].经济研究,2007(4): 32-34.
会计监督论文参考文献四:
[1]赵仲杰.新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操作[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段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04:14-16
[3]郭立甫.王汉新.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05: 18-23
[4]李小红.构建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J],广西会计,2003,03:1-3
[5]林炳发.李勤.刘璐.企业财务检查技术[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6]刘辉.关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贸研究,2003,01:9-13
[7]拉尔夫D沃德.新世纪董事会一公司董事的新角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8]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平衡积分卡战略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肖太寿.有效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肖培金.王成.企业财务控制精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1]陶晓敏.王勇.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J],江苏商论,2005,11:1-4
[1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
赞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