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怎么发表论文(6个技巧)
2024-07-02 20:26:15论文发表 学术堂 师老师
很多作者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论文发表,表示并不知道医生怎么发表论文,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医学论文发表技巧。
发表论文是每个医务工作者职位晋升时必须经历的过程,如今发表论文越来越难,由于发论文需求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庞大,但是杂志的版面却很有限,很多人的论文就犹如石沉大海,很多作者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论文发表,表示并不知道医生怎么发表论文,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医学论文发表技巧。
一、医生怎么发表论文——发表技巧
1 投稿前准备
1.1采取正确的投稿方式
在撰写论文前,作者最好先下载欲投刊物的最新稿约和最新发表的论文,参照规范撰写论文,然后按照其稿约指示的投稿方式进行投稿。笔者所在刊物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已有数年,但仍有少数作者会发送电子邮件投稿,个别作者甚至将纸质稿件寄至编辑部,待编辑回复告知,中间已耽搁了一些时间。故作者投稿前应明确欲投刊物的投稿方式,以免延误稿件处理。
1.2注意格式的规范
从文章的结构式以及各级层次标题的标注到作者单位、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每个刊物不完全相同。书写的规范化是衡量一篇论文书写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使文章在书写质量方面加分。
2 关注审稿进度
2.1适时跟进审稿进度
有编辑就“作者在从投稿到发表过程中最关心的事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作者最关心期刊的质量和地位,70%最关心审稿周期,60%最关心发表周期.可见大部分作者都是关注审稿进展的。但工作中笔者发现少数作者在投稿后对稿件处理进展不闻不问,而个别作者却过于关注,频繁查询审稿结果。经验是投稿1周后登录系统查看稿件是否已送审;考虑到审稿时滞,笔者选择1个月左右查看审稿进展;若在规定时间内尚无消息,笔者会主动与编辑部联系并询问相关情况。
2.2选择合适的联系方式
现今大部分编辑部与作者的联系主要通过网上投稿系统和邮件。作者可优先选用这2种方式与编辑部保持联系,亦可通过电话查询稿件进展情况。
3 积极参考退修意见进行修改
参考退修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可使文章进一步优化。个别作者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对稿件粗略修改后即发回编辑部,未对审稿专家和编辑的疑问进行回复,且在修改稿中未做任何标注,如此十分不利于编辑了解文章修改情况及二次修改意见的提出。当作者在修改自己所投稿件时,一方面尽量对退修意见进行逐条回复,对囿于目前条件限制而无法改进之处或不认可的意见进行解释;另一方面,用修订模式或批注标注出修改之处。如此明确、清晰的修改和回复,有利于修改稿发回后顺利通过终审。
4 校对过程要迅速
按照常规程序,论文发表前需经过编辑的3次校对和1次清样,以及至少1次作者校对。作者校对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认着作权和文章内容.大部分编辑部选择在文章排版后马上发给作者,而笔者发现医学类期刊这种形式的作者校对几乎是无效的,故笔者所在编辑部均是在编辑一校后将校样稿发给作者,同时将在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起反馈给作者。校对过程是整个发表周期中比较紧凑的一个环节,如果作者未将校样稿及时发回,就可能延误期刊的出版,或者导致自己的论文不能以最快速度见刊。故作者收到校对稿后应尽快完成校对工作并及时发回编辑部。
5 退稿后的处理
5.1正确对待被退稿
几乎所有的刊物都不是来稿照登,被退稿是大部分作者难以避免的体验。笔者也有过被退稿的经历,稿件被退后内心感觉沮丧在所难免。但编辑部于笔者投稿第2天就发来退稿信,快速的回复,节省了笔者等待时间,有利于笔者转投其他刊物。大多刊物的退稿率比刊用率高,如创刊最早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刊用率约为7%,至于国内期刊的刊用率如何,最近几年尚无公开的相关数据,但笔者估计,大部分期刊的刊用率应该高于这个数值。
5.2退稿发生的阶段
退稿可能发生在初审、复审和终审3个阶段。初审退稿是在学术编辑初审时发生的,距离投稿时间短,一般原因为稿件的主题不符合期刊的发表范围或书写质量不过关或未通过文字查重检测;复审退稿发生在专家审稿后,一般是2位以上专家一致认为稿件缺乏创新性、科学性或文章设计思路不合理,编辑部综合专家的意见,决定给予退稿;终审退稿是专家审稿通过,但编委会经过谨慎审读,认为稿件的水平不足以见刊,或稿件阐述的观点过于偏激而不应见刊。
5.3根据退稿阶段不同选择不同处理方式.
如作者对于初审、复审的退稿意见不认同,或认为是因文字表达不清晰引起审稿专家的误解,可以联系编辑部进行解释。如果作者的解释有理有据,编辑部会考虑给予再次审稿机会,发回原审稿专家请其定夺,或者另请专家进行审稿。如果稿件是终审退稿,笔者建议作者直接转投其他刊物。
5.4退稿后可另投他刊。
即使被某一期刊退稿也不必气馁,如SolomonA.Berson和RosalynS.Yalow在1959年发明了放射免疫测定法,之后撰写论文投到《Science》被退稿,改投《Th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获得发表,并凭借这一论文在1977年被授予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Science》的编辑团队也会让如此重大的创作从手中溜走,可见稿件取舍之难。前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文章的论点、科学性经得起推敲,总会有刊物认可其成果的。笔者前文提到的自己的稿件被退后,重新投至一本更注重编辑实务的期刊,现已被录用。
6 沟通过程要注意礼仪
越来越多的编辑已认识到对作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更注意沟通中的细节。换位思考,身为作者的我们也应重视沟通时的礼仪。当下作者与编辑部的沟通渠道主要为邮件、网上投稿系统和电话,部分编辑部还提供了公众微信平台这一联系方式。
总结作者与编辑部联系过程中所发邮件的问题,主要有缺少标题、标题与正文内容不符、没有称呼、正文空白、没有署名等。缺乏这些项目很可能会影响编辑部对邮件的处理速度,进而影响稿件处理。故建议作者发邮件时要写上合适的标题,有称呼,内容全面、语言简洁,最后切记要有署名。
以上就是“医生怎么发表论文”的全部内容。
一、医生怎么发表论文——发表技巧
1 投稿前准备
1.1采取正确的投稿方式
在撰写论文前,作者最好先下载欲投刊物的最新稿约和最新发表的论文,参照规范撰写论文,然后按照其稿约指示的投稿方式进行投稿。笔者所在刊物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已有数年,但仍有少数作者会发送电子邮件投稿,个别作者甚至将纸质稿件寄至编辑部,待编辑回复告知,中间已耽搁了一些时间。故作者投稿前应明确欲投刊物的投稿方式,以免延误稿件处理。
1.2注意格式的规范
从文章的结构式以及各级层次标题的标注到作者单位、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每个刊物不完全相同。书写的规范化是衡量一篇论文书写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使文章在书写质量方面加分。
2 关注审稿进度
2.1适时跟进审稿进度
有编辑就“作者在从投稿到发表过程中最关心的事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作者最关心期刊的质量和地位,70%最关心审稿周期,60%最关心发表周期.可见大部分作者都是关注审稿进展的。但工作中笔者发现少数作者在投稿后对稿件处理进展不闻不问,而个别作者却过于关注,频繁查询审稿结果。经验是投稿1周后登录系统查看稿件是否已送审;考虑到审稿时滞,笔者选择1个月左右查看审稿进展;若在规定时间内尚无消息,笔者会主动与编辑部联系并询问相关情况。
2.2选择合适的联系方式
现今大部分编辑部与作者的联系主要通过网上投稿系统和邮件。作者可优先选用这2种方式与编辑部保持联系,亦可通过电话查询稿件进展情况。
3 积极参考退修意见进行修改
参考退修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可使文章进一步优化。个别作者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对稿件粗略修改后即发回编辑部,未对审稿专家和编辑的疑问进行回复,且在修改稿中未做任何标注,如此十分不利于编辑了解文章修改情况及二次修改意见的提出。当作者在修改自己所投稿件时,一方面尽量对退修意见进行逐条回复,对囿于目前条件限制而无法改进之处或不认可的意见进行解释;另一方面,用修订模式或批注标注出修改之处。如此明确、清晰的修改和回复,有利于修改稿发回后顺利通过终审。
4 校对过程要迅速
按照常规程序,论文发表前需经过编辑的3次校对和1次清样,以及至少1次作者校对。作者校对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认着作权和文章内容.大部分编辑部选择在文章排版后马上发给作者,而笔者发现医学类期刊这种形式的作者校对几乎是无效的,故笔者所在编辑部均是在编辑一校后将校样稿发给作者,同时将在校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起反馈给作者。校对过程是整个发表周期中比较紧凑的一个环节,如果作者未将校样稿及时发回,就可能延误期刊的出版,或者导致自己的论文不能以最快速度见刊。故作者收到校对稿后应尽快完成校对工作并及时发回编辑部。
5 退稿后的处理
5.1正确对待被退稿
几乎所有的刊物都不是来稿照登,被退稿是大部分作者难以避免的体验。笔者也有过被退稿的经历,稿件被退后内心感觉沮丧在所难免。但编辑部于笔者投稿第2天就发来退稿信,快速的回复,节省了笔者等待时间,有利于笔者转投其他刊物。大多刊物的退稿率比刊用率高,如创刊最早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刊用率约为7%,至于国内期刊的刊用率如何,最近几年尚无公开的相关数据,但笔者估计,大部分期刊的刊用率应该高于这个数值。
5.2退稿发生的阶段
退稿可能发生在初审、复审和终审3个阶段。初审退稿是在学术编辑初审时发生的,距离投稿时间短,一般原因为稿件的主题不符合期刊的发表范围或书写质量不过关或未通过文字查重检测;复审退稿发生在专家审稿后,一般是2位以上专家一致认为稿件缺乏创新性、科学性或文章设计思路不合理,编辑部综合专家的意见,决定给予退稿;终审退稿是专家审稿通过,但编委会经过谨慎审读,认为稿件的水平不足以见刊,或稿件阐述的观点过于偏激而不应见刊。
5.3根据退稿阶段不同选择不同处理方式.
如作者对于初审、复审的退稿意见不认同,或认为是因文字表达不清晰引起审稿专家的误解,可以联系编辑部进行解释。如果作者的解释有理有据,编辑部会考虑给予再次审稿机会,发回原审稿专家请其定夺,或者另请专家进行审稿。如果稿件是终审退稿,笔者建议作者直接转投其他刊物。
5.4退稿后可另投他刊。
即使被某一期刊退稿也不必气馁,如SolomonA.Berson和RosalynS.Yalow在1959年发明了放射免疫测定法,之后撰写论文投到《Science》被退稿,改投《Th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获得发表,并凭借这一论文在1977年被授予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Science》的编辑团队也会让如此重大的创作从手中溜走,可见稿件取舍之难。前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文章的论点、科学性经得起推敲,总会有刊物认可其成果的。笔者前文提到的自己的稿件被退后,重新投至一本更注重编辑实务的期刊,现已被录用。
6 沟通过程要注意礼仪
越来越多的编辑已认识到对作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更注意沟通中的细节。换位思考,身为作者的我们也应重视沟通时的礼仪。当下作者与编辑部的沟通渠道主要为邮件、网上投稿系统和电话,部分编辑部还提供了公众微信平台这一联系方式。
总结作者与编辑部联系过程中所发邮件的问题,主要有缺少标题、标题与正文内容不符、没有称呼、正文空白、没有署名等。缺乏这些项目很可能会影响编辑部对邮件的处理速度,进而影响稿件处理。故建议作者发邮件时要写上合适的标题,有称呼,内容全面、语言简洁,最后切记要有署名。
以上就是“医生怎么发表论文”的全部内容。
赞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