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其职能演进
摘 要: 新经济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颠覆性变革,改变了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日新月异,使得财务会计的依存环境变化多端,给财务会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立足新经济背景,以财务会计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为落脚点,以业务场景为切入点,分析探索财务会计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 新经济,业务场景:会计本质内涵继承发展
引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创新及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了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架构、治理机制的变革,改变了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财务会计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经济信息系统,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巨大变迁及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该如何执行其职能?是固守其本质边界还是进行适当拓展?本文认为事物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应该从财务会计的本质内涵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新经济下财务会计的继承发展。
一、新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新经济”一词并不是新的名词,早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专家、学者已经有过与之相关的研究,但这一研究持续期间较为短暂。直到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信息技术迭代创新以及与产业经济深入融合,“新经济”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思维、意识等带来了深刻影响,智能制造、智慧园区、网络平台、共享服务等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环境,“新经济”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新技术为驱动力的经济转型浪潮。
对“新经济”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新经济的定义和内涵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新经济”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也有人称“新经济”为“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创新经济”。主要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四种经济形态。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新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基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视角,学术界和实务界从不同的层面对新经济内涵进行了解读。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新经济是创新性知识在经济中占主导的智慧经济形态,科技创新是新经济的技术驱动力,实体创新是新经济的源驱动力,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新经济产生的现实环境。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下企业更加关注无形资产创造的价值,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投资和控制。
二、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新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商业模式,改变了资源配置的手段、方式和效率,颠覆了财务会计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及利益相关者的新要求,使财务会计职能的执行面临巨大挑战。针对新经济下有代表性的业务场景,从财务会计本质内涵出发,分析探讨新经济下财务会计的变与不变。
(一)产品需求个性化,组织边界模糊化
新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可以摆脱中间商环节实现端与端的直接对接。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缩短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企业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用户也可以直接向企业提出产品诉求。数字化的设计装备、可重构的生产系统、智能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发展使企业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更具柔性,研发、制造、销售边界明显淡化,生产服务系统更加敏捷、高效,产品定制与批量生产之间的成本差距明显缩小,这就使得产品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随着产品个性化定制程度的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客户精细化需求,价值链分工进一步细化,企业由“大而全”向“小而专”转型。为了完成产品生产企业往往采用外包、众包或合作等模式,自由组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依存度加强,不再是“单打独斗”。经营模式的变化,使企业仅仅参与整个产品价值链中最能体现自身专长的部分,并不能像以前一样参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产品价值链中财务会计主体多元化,会计主体边界模糊化。作为反映企业(主体)经营活动及其结果的财务会计,只能反映本企业参与产品生产部分的价值运动,对整体产品价值创造过程而言具有不完整性。
由此,是否能够说明财务会计主体假设已经不适应新的经营模式?为完整反映产品的价值运动是否需要扩大财务报告主体与财务会计主体并行,参照合并报表财务报告?本文认为是否定的。首先,财务会计关于财务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财务会计实体,企业间因产品项目临时组成的动态联盟是虚拟企业,不具有财务会计主体假设的特性,不影响财务会计主体假设。其次,财务会计信息只反映本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结果。企业的年度报告包括财务报告、其他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年度报告中除财务报表内容需要确认外,其余均属于披露事项且除报表附注的披露有法律规定外,其他披露内容遵循自愿原则。企业动态联盟的经济活动,属于本企业经济活动范畴的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并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他相关的动态联盟经济活动可在其他财务报告或其他报告中进行披露,用于反映项目整体的活动过程及结果,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相关信息。不需要单独作为报告主体进行信息披露。
(二)信息技术高频迭代,企业持续经营问题显现
新经济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总体看来,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促进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束缚,实现了快速成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生产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新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产业界限逐渐模糊,组织形式越来越灵活,产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业技术转移周期明显缩短,市场敏捷性、竞争性、不确定性越发凸显。据相关数据显示,新经济下第一产业的技术转移周期从平均10年降低为4年,第二产业的技术转移周期从平均5年降低为2年,第三产业的技术转移周期从平均2年降低为0.5年,信息技术的转移周期从过去的1年降低为2个月。这就为企业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信息创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力。新经济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多以智力资本等无形资本投入为主,物质资源相对匮乏,面对高新技术的高频迭代,维持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资本资源不足,缺乏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实力。
那么,新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否与所依存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了?本文认为是仍相适应。首先,财务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本身就是人为的假设,把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看似武断,但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只有假定企业持续经营,财务会计才能对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确认、计量,加工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发挥反映和控制的职能。其次,企业一旦有中止经营的迹象或发生破产、清算、重组和合并等情况,则停止企业持续经营假定下的财务会计核算而使用破产、重组等相应的财务会计核算。再次,在工业时代,企业以市场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来决定生产产品的种类和规模,具有较大的不可控和不确定风险。在新经济时代,客户直接向企业提出产品诉求,企业按照客户需求按量按品种生产,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最后,新经济下虚拟企业通过合同或协议约定方式组成“即合即分”的动态联盟经营模式,企业以单一合作项目作为持续经营期间,具有不确定性和短暂性。这种虚拟企业的主体不是企业实体,不属于财务会计假设的范畴。
(三)敏捷管理抓先机,即时信息成刚需
新经济时代,互联网得到了深度发展和广泛使用,并依托于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与移动设备、传感器、软件、生产线、资金流、自然资源和人等的万物互联,人与物、人与服务、服务与服务、人与人等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端对端的链接,与此同时在各单元使用互联网时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多功能、互动性、时域性(信息交换快速)、虚拟性、信息资源整合性等互联网经济的特性,使得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实时关注外部环境变化也需要实时关注内部生产信息。提供实时财务数据及相关预测和判断信息,成为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会计的新要求。然而根据财务会计分期假设,财务会计按照已经划分的财务会计期间,按月、季、年进行核算定期提供财务报告。
那么,在“数据为王、信息至上”的新经济时代,财务会计分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本文认为有必要但可以演进。首先,财务会计分期假设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之上的人为假定,解决的是财务会计在何时反映什么时段的主体经营活动及结果。虽然是人为假定,同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只有确定了财务会计分期才能使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性、一贯性。其次,财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向财务报告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信息以供决策时参照使用。单纯的数据不是财务会计上所称的完整的财务信息。再次,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经营活动的结果,是一个时段值而不是一个时点值,因此需要有一规范的财务会计期间界限来确定财务会计所需反映的经营活动内容。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财务会计基本假设也需要根据财务会计主体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变化。财务会计分期时间界限划定范围可以缩短,以满足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会计分期时间界定范围越短,财务报告反映财务会计信息的暂时性越强。此外,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需求,管理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层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决策需求。应分析判别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性质,不可违背财务会计的本质内涵,将一些额外的职能需求盲目强加于财务会计。
(四)资产投资无形化,企业价值低估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企业更关注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注重对无形资产的拥有和控制,数据、技术、智慧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的生产要素。一方面数据、技术、智慧等新生产要素自身可以作为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客户;另一方面数据、技术等与工业时代的资源等生产要素结合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服务质量。然而当前存在一个现象,新经济下产品科技含量、服务质量、客户体验满意度等均得到大幅提升,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并没有提高甚至略有下降,无形资产创造的价值没有或没有全部体现在财务报表中。比如:一部现代智能手机,其兼有电话机、钟表、相机、录音笔、办公软件、图书杂志、新闻媒体、金融支付、信息传输、地图导航等服务功能,“一机在手走遍天下”,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部现代智能手机的价格却不如工业时代的一部大哥大。其主要原因是在核算产品价值时,仅就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生产要素作为价值基础,无形资产投入产生的潜在价值不能以货币进行计量,不列入产品价值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产品本身的实际价值,也就低估了以无形资产为主的新经济企业价值。
那么,货币作为价值唯一可表现的、能够量化的形式,是否为产品价值的唯一计量方式?本文认为是否定的,但货币是财务会计主要的计量方式。首先,财务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系统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所谓财务信息是指财务会计反映的经济活动能够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加以量化,财务会计反映和控制的是价值增值运动。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价值消耗、回收和价值增值的部分是财务会计需要反映的对象,否则,财务会计不予以反映和控制。其次,以数据、技术、智慧等无形资产为主要生产要素生产的数字产品、智慧产品一旦产生,即可以进行无数次的重复复制使用且几乎不会增加边际成本,具有无限供给的性质。正因为数字产品、智慧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没有形成对价值的消耗,货币计量也就为零。最后,现在通行的GDP统计指标,更多的是统计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数量,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改进的统计尚没有相应的科学指标体系。为了全面反映新经济企业的真实价值,可以按照相对可靠合理的非货币指标在企业报告体系的其他财务报告或其他报告中进行表外披露,客观反映数据、技术等无形资产投入带来的潜在效益。
(五)人力资本创造价值,信息披露遭遇困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借助与之相匹配能够掌握先进技能的知识员工通过应用新技能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如果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型员工,再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无法创造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因此,在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过程中,知识型员工起到了“糅合剂”的作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因素。然而长期以来,人力资本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也没有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有效的披露,仅仅将员工招聘费用、培训费用或工薪折现等作为人力资本的入账价值,与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差距甚远。
那么,人力资本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应该纳入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予以反映?本文认为应该,但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核算体系。首先,财务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财务会计反映的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能以货币计量的部分。人力资本通常表现为工作经验、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不符合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标准,不能在财务报表进行确认。其次,财务会计作为信息系统主要职能是反映和控制,通过财务报表、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向所有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会计主体经营相关的、可靠的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人力资本作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应该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但是财务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性(葛家澍、杜兴强,2004),财务报告中关于人力资本的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披露的方式、披露的利弊结果等均需要在披露之前进行权衡。最后,财务会计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经济信息系统,其职能离不开所依存的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迁的新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的边界也会产生相应的演进,但需要一个认知、转变的过程。
三、财务会计职能演进之思考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及对业务场景的分析,财务会计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其反映和控制职能愈发清晰。总括起来包含以下几点。
(一)财务会计边界需要 卫
任何一套科学运行体系的产生都不是拔地而起的,财务会计亦如是。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存在的基石,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是财务会计的边界,也是财务会计区别于管理财务会计的特征。只有发生在财务会计边界内的财务经济活动方为财务会计所需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否则,需借助其他方式或手段予以反映。财务会计只对所立足企业自身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反映和控制,主要提供历史的、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会计信息。财务报表使用者所需的经营预测、及时信息和虚拟企业的价值增值运动、潜在经济利益等均不属于财务会计边界内需要反映和控制的活动。任何事物均有其本质职能及运行的正常规律,忽视基本原理强加于身的额外职能,要么无法实现要么歪曲事实。 卫财务会计的边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
(二)财务会计信息内容应不断丰富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必然会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生产方式、新组织结构、新治理体制等新的经济活动模式不断涌现,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财务会计作为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依存的经济信息系统,应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丰富反映和控制的财务信息内容,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可靠性、相关性俱佳的财务会计信息以有利于做出决策。
(三)财务会计披露应简洁且高效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实现了人、自然资源、物、服务等的万物互联,众多交易事项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全面掌握相关数据信息,成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企业管理者要求财务报告尽可能全面披露与企业相关的经营事项,从而使财务报告繁杂而冗长,财务报告披露事项远远超过了财务报表信息内容甚至超出了财务会计的边界,大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迹象,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信息无法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因此,财务会计的披露应该以可靠性、相关性为基本原则尽可能简洁高效。
(四)财务会计需要在继承中发展
财务会计立足企业、面向市场,是整个市场各种资源流动的媒介,所以它的特点密切依存于社会经济环境。新经济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财务会计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一些新业务活动对企业经营及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已经超出了财务会计的边界。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财务会计主体及外部所有利益相关者,财务会计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完善本质职能。
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会计也存在着局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财务会计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越来越丰富,以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决策需求。同时财务会计的演进并不意味着颠覆其本质内涵,而是在发挥其基本职能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忠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与启示[J].财会月刊, 2020 (07):3-8.
[2]赵文凯.新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与启示[J].科技经济导刊, 2020 , 28(36) : 189-190.
[3]葛亚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创新研究[J]纳税, 2018, 12(36) : 83+86.
[4]李慧智.我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 2015 (33) : 362.
[5]刘仁莉新会计准则对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8(20): 13.
[6]郭艳侠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文献综述[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 12(01): 53- -56.
[7]钟先华浅议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消费导刊, 2021(3) : 230.
[8]沈建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分析[J].大众商务, 2021(2)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