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思考
五月末六月初是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高峰期。我有幸观摩了中文系、教科所、教科院等系(所、院)不同专业二十几个全日制及在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原期待能看到一轮轮精采纷呈的唇枪舌战和启人心智的思想交锋,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客观条件如时间紧、答辩者甚众、经费不足等的限制的确是影响答辩效果的重要原因,但从答辩中暴露出来的许多研究生及导师存在的问题则更值得人深思、反省、更值得后来者借鉴。答辩不仅是对毕业论文的审查,对研究生申请学位的资格审核,更是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它不仅考查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也考查了一个人的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应变能力,甚至包括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治学态度乃至人格素养。研究生们在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治学态度问题
真正的理论研究不是信口开河、东拼西凑,它最忌说话没有根据。而这次答辩反映出不少人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随心所欲地提出一个观点却不加以或者无法加以论证而直接使用;为了说明自己提出或支持的观点而随意贬低他人的观点,压低别人以抬高自己;在没有完全占有资料及不了解别人的研究时妄言自己的东西填补了该领域的一项空白或吹嘘自己的论文将对实践有多大的指导意义,会为教育什么的做出多大贡献。这种哗众取宠之举、自以为是的态度我想不应是一个理论工作者该有的。此外有人主张在答辩时避重就轻,故意拖延时间来应付难以回答的问题。此举恐怕也不足取,就是因为理论深度不够,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才要进一步学习,才要经过答辩。答,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自勉,也让他人引以为鉴,否则就达不到答辩的目的。
2、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文化底蕴稍嫌不足
这主要是许多功夫还没有到家甚至还做得远远不够的结果。如谈教育怎能不涉及人类学、脑科学、遗传学乃至生物学、地质学等,在方法上又怎能不涉及到语义学、逻辑学、哲学等人文科学的认识方法。然而要在短期内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恐怕不是件易事,非得经年累月地学习才行。因此才会出现好选题作不出好论文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些基础环节的薄弱,才使许多问题无法深入,研究起来显得力不从心,底气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有的则无法打开视角,从多角度思考,从而使论文显得很单薄。
3、具体操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这里主要指一篇论文从选题、开题到成文这一具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多属于技术层面。表现在选题上,有的论文选题过大,超出了研究者的实际研究能力,较难驾驭,如不易搜集、占有古今中外的所有相关资料,难以避免做重复甚至落后于别人的研究;有限的时间、精力、经费也使论文难以完成;在调查研究中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调查是否全面、真实无从把握,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怀疑。有的选题则要求研究生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这些自然在课题面前力不从心。如谈老子,谈道家思想、不仅要有深厚的古文字功底,还需对儒家思想、佛教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相当的把握,否则就谈不出味道,谈不出深度与厚度。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及调查统计的运用不理想,如:不同的课题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合适,在调查统计中样本是否有代表性,调查表的设计,问卷上的问题有无歧义,如何统计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数据等。在答辩中反映出不少人在方法的选择及使用上稍有不足,尤其统计能力较弱。在成稿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英文摘要中有的关键词的翻译值得商榷;行文措辞不够严谨;所用的论据不能证明该观点;索引书目、专用名词的注释不够详实、准确等。这些方面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论文撰写水平,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是否严密,治学态度是否严肃认真。
4、其它方面的问题
除了在答辩时有些研究生稍微有点紧张,应变能力有点欠缺外,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般说来,在职研究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选题贴近实际,但理论深度稍有不足;全日制研究生则较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固然可以指导实践,但前提是这个理论还须来源于实践。可见二者都需要扬长补短,才能综合全面地发展。答辩不仅暴露出研究生们存在的许多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师们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答辩中可以看出有些导师可能是太繁忙没时间细看这么多的毕业论文,因此提的问题有些往往是作者在文中已阐述过的。有的问题太大,大得可以另作一篇论文来回答,又怎能让人在短短的时间(有的仅3分种)内思考十几个问题还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呢?此外导师们也受一定的专业限制,对于以前从事其它领域工作的在职研究生的选题并不熟悉,勉为其难地指导必然影响论文的质量。有的导师在研究生答辩时异常温和,在研究生答完提问后,基本就没问题了,以至出现了有答无辩的情况。我想这是否也应提醒导师们不断地提高自己,为论文及研究生的质量把好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