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论文结构 > 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

法学论文答辩流程

2024-07-02 20:14:59论文答辩 学术堂 胡老师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论文作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论文作者对所着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论文是否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下面是法学论文答辩流程,供大家参考。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
  

  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二)答辩会程序
  
  1.学生作说明性汇报。(5~10分钟)
  
  2.毕业答辩小组提问。
  
  3.学生答辩。(一定要正面回答或辩解,一般允许准备10至20分钟)。
  
  4.评定成绩。(答辩会后答辩小组商定,交系、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小组审定。)
  
  (三)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1.带上自己的论文、资料和笔记本。
  
  2.注意开场白、结束语的礼仪。
  
  3.坦然镇定,声音要大而准确,使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到。
  
  4.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5.对提出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以自信而流畅的语言,肯定的语气,不慌不忙地-一回答每个问题。
  
  6.对提出的疑问,要审慎地回答,对有把握的疑问要回答或辩解、申明理由;对拿不准的问题,可不进行辩解,而实事求是地回答,态度要谦虚。
  
  7.回答问题要注意的几点: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能促使学生认真总结思考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法律毕业论文答辩自述,欢迎阅读参考。
  
  法学论文答辩范文: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上午好!
  
  我是XXXX班的12级1班的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伤事故也不断涌现,然而工伤事故发生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加之法律法规方面的缺陷,工伤认定成为了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劳动行政管理的一大难点。目前,党和政府正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要求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工伤保险这一板块。而工伤认定则是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必要前提。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我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关并贴近社会热点的工伤认定作为课题。
  
  通过探究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对工伤认定的法律界定有全面详尽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和国外经验论述我国工伤与非工伤界定的法律制度缺失与困惑。提高对工伤认定的法律原则的普及和认识,得出处理新时期工伤认定中特殊情况和有争议的案件的有效方法。
  
  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工伤和工伤认定的概念进行了描述,阐述了工伤认定的几个基本条件,为下面的论述做了铺垫。第二部分结合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以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视同工伤的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和认定工伤的流程和条件组成了我国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这一大点。第三部分分别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为例,论述了国外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第四部分探究我国现阶段工伤认定的三个法律难点:工伤认定制度上存在问题,工伤认定行政与司法的矛盾和几种特殊情况下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最后一部分对我国工伤认定提出了一下几点完善建议:明晰工伤认定标准、修改部分工伤保险条例和有限制的扩大工伤认定范围。
  
  论文所运用的逻辑关系是总分总关系。先综述工伤认定,在分别叙述我国和国外的工伤认定现状以及我国工伤认定目前存在的法律难点,最后提出完善建议。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见解,虽然影响了论文的进度,但是通过自己对这些观点的辨别,也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印象,最终是有益无害的。其中,一部分观点认为应该在我国扩大工伤认定的范围,最大限度的维护劳动者利益,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工伤认定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应该加以限制。在看待这两种观点时我有开始有点混淆,没有将其区分开来,最后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限制的扩大工伤认定范围和明晰工伤认定的标准。
  
  由于文字和研究深度有限,我认为还有很多和我的论文有密切关系但是没有提及的或者论述的不够明确。一是一些典型情况下的工伤认定只提到了串岗、过劳死、精神损害等几种,对于社会上关注的上下班途中的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没有过的阐述。二是由于专业限制,在对我国工伤与非工伤的法律界定提出完善建议时提出的建议比较少也欠具体。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