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写作中论点树构建(实例解读)
论文的质量首先在于作者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新论点。一般说来,一篇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只能有一个主论点或者说主题,不能有多个主题。犹如一棵树一般只能有一根树干。伊丹敬之在其《创造性论文的写法》一书中提出了树干的说法:“所谓树干,就是整篇论文的基本意思。树干要写得粗壮,而且只能写出一根树干。”(2004)它构成了论文的基调,所提出的假设群和论据等论证内容,都围绕主题这个树干来取舍。树干要尽可能描绘得简明,论文工作过程中须不断联想到树干,以免种种假设和论据冲淡了主题。前述陈志武的论文《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后简称《勤劳而不富有》) ,整篇论文内容都是紧密结合“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这个主题的。
研究生往往不能接受或没有意识到,一篇学位论文梳理出单一主题的重要性。论文如果不能说清主论点是什么,或者要哕唆地作出许多解释,便容易结构松散,无亮点,论证不深入。
前面提到,问题导向是学位论文与一般管理研究报告的主要区别。这里,需进一步申明,问题导向所涉及的主论点或者说主题,只能有一个。许多论点并列,就难以构造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例如,有篇关于改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调研报告型论文,对预算管理现状提出了“预算编制平衡缺乏有效控制手段”等四个现实问题,分析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八条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
提出健全内部控制等六点改进措施。这就包含了许多并列的论点,且没有一个犹如树干的主论点,能将其他论点像树枝一样有 层次地构成有机整体。这样的文章可以是篇合格的管理工作报告,因为调查研究该回答的问题都回答了,论述全面,对实际工作有帮助。但论文工作要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就体现在能否集中围绕一个主题深入论证。管理工作报告的内容,可以作为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只要抓住其中某个问题,提出有分量的论点,再进行充分论证,就可以写成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论文主题的论点可以出现在调查研究报告的“问题”部分,也可以出现在调查研究报告的“原因”或“措施”部分。
一篇学位论文只有一个主论点,并不是说论文中没有其他论点或观点,几万字的论文一定会有许多论点,不过这些论点在论文的论点体系中所处的逻辑地位不同,层次不同。论文工作往往不是直接去论证某个主论点,而要深入一层,转化为几个分论点。如陈志武论文中“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这个主论点,转化为三个分论点来论证,即交易制度不完善相比完善的国家:交易时间要长,交易障碍多,第三产业比重低。这三个分论点支撑着主论点。
主论点如同树干,分论点则作为树枝支撑树干。树枝和树叶都是倚傍树干生长,没有这些依托树干的大小树枝及衍生出来的繁花绿叶,这棵树也就没有生命力了。类似地,主论点要转化为几个分论点,论证才有可操作性。一篇论文的各个分论点经论证获得支持后,主论点方能成立。
《勤劳而不富有》一文中,直接计算和比较主论点中的各国交易制度成本有困难,须派生出不同交易制度下交易时间长短、障碍大小及产业比重等分论点。即使是分论点,例如上述的“交易制度障碍”,直接论证还是有困难,于是又转而采用审批步数、所费时间、审批费用和注册最低资金等可以测度的指标来反映障碍大小。于是,分论点下面还有子论点。
上述的论证逻辑,从主论点开始,逐层设置论点,最后从最底层的操作论点收集证据。这个过程可以用论点树来表示。论点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认定一篇论文中包含了许多论点,这些论点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二是认为论点体系中的各个论点不能一视同仁, 有主次轻重之别。它们之间有着递阶式的隶属关系,并可以表述为树状结构。一篇论文的论点树,描绘出论文的构架以及各个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主论点作为树干固然重要,那些犹如粗、细树枝的分论点、子论点,也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3-1表示《勤劳而不富有》一文的论点树。“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是主论点、树干。分论点有三个:交易时间长,交易障碍多,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这几个论点完整的表述应是“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交易时间较长”等。在“交易障碍多”的分论点下,又构造出第三层的四个子论点:审批步数、审批时间、审批费用、注册最低资金。这些子论点,确切说来,也应用假设的陈述句来表达,如“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公司注册的审批步数较多”等。
一棵论点树应衍生到哪个层次为止,这要看作者认为哪一层次的论点可 以收集测量数据,并进行实证论证。一旦哪一层次的论点可成为操作化论点,便不再衍生下去。图3-1中第二层的“交易时间长”和“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已可以收集数据进行论证,即属操作论点,树枝到此便不再分叉。第二层的“交易障碍多”中“障碍”这个变量还难以直接测量,须衍生出第三层的“审批步数”等四个论点,这四个论点涉及的变量都具有可测性,可作为操作论点。这篇论文的操作论点共六个,第二层有两个,四个在第三层。
一篇论文主论点只有一个,论点树的层级也不可能太多,一般也就是三层,分论点,子论点的数量也不宜过多。对专业学位论文来说,最后一层的论点,即有待直接论证的操作分(子)论点,七八个已经是比较多的了。
研究设计阶段提出的论点是有待检验的命题,尚属于假设。所以,确切说来论点树应是假设树。不过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论点”这个词较之“假设”更为常用,便于交流。
前面提到的一篇有关医院管理的调查研究型论文,可概括出如图3-2所示的论点树,主论点仍然只是一个,“临床路径管理比原先的管理方式要好”;二层的分论点有四个,即“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效率比原先的管理方式要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医疗质量比原先的管理方式要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医疗费用比原先的管理方式要低”“临床路径管理的资源利用比原先的管理方式更合理”。操作论点全部集中在子论点层,共有11个,后续工作便是按这11个操作论点去收集数据。图中文字是简略表述,完整表述是反映两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假设陈述句。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提出类似论点树的研究思路,并把它命名为“金字塔结构法”(2010)。 金字塔结构( pyramid structure )按“彼此独立,互无遗漏”(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 MECE)的思路生成。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围绕主论点,不重叠且不遗漏地将待论证的论点分类。他认为,“不论多么庞大的资料,多么复杂的议题,都可以应用MECE的思维方式将其分类整理,然后从资料中找出证据,导出结论,再把这个结论当作上一层论点的论据,依此类推。这种层层累积的方法,就是金字塔结构。而位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那唯一的一块石头,就是我们要得出的唯一结论( 主论点)。换句话说,在金字塔结构中,结论只有一个,其他数据都是支撑这个结论的证据”。大前研一与伊丹敬之持同样的观点,认为任何一项研究的主论点只有一个,并据此衍生出呈树状结构的兼具论点和论据作用的论点群。
大前研一还举出应用金字塔结构法的实例。提出的现实问题是“酒店的营业额下滑”,并判断“厨师”为提高营业额的主要关联因素,“营业额下滑”的现实问题与“厨师”因素的组合,便构成研究问题,R=(营业额下滑,厨师)。预设答案则是“确保名厨”。构建的金字塔结构如图3-3所示,此法与论点树构建的思路是一致的。
该图的第一层是主论点“酒店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名厨”,这个论点也可以表达为“酒店营业额增长有赖于名厨”,从论证的角度看,“营业额”比“成功”更易测度。第二层次的论点有三个:“酒店营业额高低取决于餐饮部利润”“餐饮部收入的多寡取决于非住宿者的多寡”“以美味为招牌最易揽客”。这三个论点符合“彼此独立,互无遗漏”的要求。彼此独立指对其中一个论点作出判断时,不必考虑其余两个论点。互无遗漏,指这三个假设都成立的话,则上层论点即主论点便成立。
第二层论点中,酒店营业额高低取决于餐饮部利润这个分论点,又得靠第三层的子论点,即“酒店住宿费的利润对酒店利润没有贡献”和“餐饮部的损益和酒店的损益密切相关”来支持。其他两个二层分论点也可类似地设计出三层子论点。在本例中,第三层子论点即是操作论点,如“酒店住宿费的利润对酒店利润没有贡献”,就可从这个操作论点涉及的变量开始收集数据进行验证。
构建这样的论点树很费思量,论文研究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想法.观点,要提炼出单一主题,理出一个有层次的、上下关联的论点树,一定要对论文内容有深人思考,作出轻重主次的判断。不过,这样的论点树一旦构思出来,一项研究或一篇论文就有了构架。犹如一棵树的树干和树枝已画好,或一幢建筑物构架已造好,基本成型了,完工就较有把握。当然,后续的红花绿叶如出现败笔,会毁了整张作品,墙壁地面工程如有疏忽,也会返工重来。
有些研究生学位论文篇幅大,内容庞杂,讨论一些联系不密切的问题。如果能理出论点树,那论文工作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论文写作该写什么和不该写什么,就有了明确的提示。论点树所涉及的各个论点和变量,尽管研究中所花的功夫不同,写作中所费的笔墨不一样,但都要有所交代。在制造行业中有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之说,即“消肿减肥”,“瘦身”生产的意思,就是去掉臃肿的机构、宽松的厂房、超量的库存,将必要的生产资源用在必须用的地方。论点树起到类似的作用:引导作者在研究工作中,在该投人的地方投人精力;在论文写作时,在该费笔墨的地方才费笔墨,使得论文精练“瘦身”,且浑然一体。
论点树和人们熟悉的思考提纲并不一样,思考提纲表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路径,一般只表明从哪一个视角或知识领域去考虑问题,而论点树中的各个论点,反映的是一种陈述性判断,指明两种现象(概念变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表达作者得出了什么判断,提出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例如,有位研究生研究高科技产品上市延迟的成因,构造了图3-4所示的树状图。显然,各层的词句都不是陈述句表达的判断,也没有涉及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就不成为论点树,最多只能作为思考提纲,按照这几方面去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