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论文结构 > 正文写作 > 硕士论文写作

硕士论文写作

研究生论文研究中答案预设(点睛之处)

2024-10-26 22:31:18硕士论文写作 学术堂 李怀祖
预设答案的提出是以作者的感性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的,并不违背“实践一理论一实践” 的原则。

  提出研究问题还不是阐明问题阶段的全部工作,阐明问题阶段,还须对研究问题给出预设答案。当然,提出研究问题本身就包括找出现实问题的主要关联因素,这就是找到答案的初步工作。预设答案需要对现实问题和主要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作出陈述式的判断,这就是论文中经常遇到的概念:研究假设。按殷海光的说法,研究假设“是西方人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我们简直可以说,如果没有假设,就没有科学”。完成了“提出问题”“预设答案”这两项内容,论文“阐明问题”阶段的工作才算结束。

  研究生往往对此提出质疑,研究工作刚开始,在选题阶段就要提出预设答案是否太早。从认识论来看,这是主题先行,有违背“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原则之嫌。

  现在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这个质疑:

  首先,这涉及对“选题”概念的理解。选题并非抽签式地从命题库中抽出一个题目,而是如上所述,提出研究问题是一个过程。这意味着,研究者在选题阶段要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思考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说,选好研究题目,须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并不是靠冥思苦想或查阅一下文献就能办得到的。这种观察思考的过程往往被忽视,例如,有人写研究项目申请书,不考虑是否有工作基础和独立见解,只是从申请指南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泛泛地谈论准备用什么理论、方法或模型去研究,没有就此题目深人一步提出研究问题,更谈不出今后可能就此问题提出什么样的新论点。评阅专家看不出申请书的特色,很可能就给出“不支持”的意见。

  其次,从论文工作过程的效率来看,在阐明问题阶段亟须预设答案。只有预先提出答案,才能判断所选的研究问题是否值得作为论文题目做下去。预设的答案本质上就是自已独立提出的论点,这个论点是否有新意,是否有实际和理论价值,自已要加以辨别;得出肯定的结论后,才能以此预设答案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继续论证下去。否则,无目的地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做不下去或不值得去做,那损失就大了。一旦有了预设答案,就有了明确的待论证的观点,整个论证和论文撰写工作就可以目标集中、主次分明、取材简约,比起只提问题、漫无目标找答案的方式效率要高得多。

  最后,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预设答案的提出是以作者的感性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的,并不违背“实践一理论一实践” 的原则。假如从论点诞生和数据收集孰先孰后的次序来看,那么可以把预设答案视为主题先行,先有论点这个框框再去找材料。研究方法论就是概括出这样的前人经验:先有了论点再去找事实验证,先有主题,随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研究,这样做论文工作才有高效率。

  研究方法论讲的是论文工作的规范和程序,这些都属于论文工作的形式,而不涉及论文工作的内容,犹如只关心设计好管道系统,不过问管道中流体的质量。“形式”只管规范和提高研究工作及写作的效率,而“内容”,即主题(论点)的正确或错误,不属于研究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就像符合形式逻辑的推理,所推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实际。按研究方法论的要求去做,有正确的主题,论证会更有说服力。如果主题(论点)错误,按主题先行的路子去研究,则可能在论证过程中较早地发现错误所在,少走些弯路。当然,也可能“先人为主”,去找些为己所用的论据,按照方法论的规范去自圆其说,使错误结论更能迷惑人(其实,这倒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研究方法论的作用)。

  理工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比较熟悉这种主题先行的思路,做一项试验之前,一定会按照预设答案来进行试验设计,然后从试验数据来检验试验结果与预设答案的吻合程度。研究者并非凭空想出这些预计的试验结果,而是根据自己的科学分析和实践经验,经过观察思考得出的判断。

  有的论文在提出问题后,把倒过来的说法当成预设答案。例如,发现“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预设答案便是“改善产品质量”;“凝聚力不够”的预设答案是“加强凝聚力”;“产品缺乏竞争力”问题的答案是“提高竞争力”等,这种仅根据词义演绎出的预设答案显得肤浅,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这里提出的问题“凝聚力不够”“产品缺乏竞争力”等,是一种现象,属于“现实问题”,而逆向的表述也仍然停留在现象层面。

  要成为“研究问题”,还须深入一步,找出凝聚力不够或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关联因素,只停留在凝聚力或竞争力本身,无法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论文工作就深人不下去。

  第二,预设答案的表达形式应为陈述性判断,如“领导专横行为引起凝聚力不够”。只把现实问题的状况转置一下,,将“不够”转置为“加强”,“下降”转置为“改善”等,涉及的仍然是一个变量,而论文的预设答案都要求陈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下面以陈志武教授的论文来说明论文为什么要陈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陈述。

  例文分析:《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写作借鉴。

  陈志武教授发表过一篇《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论文,后收录在同名的论文集(陈志武,2008)中。这是一篇体现创新点模式的论文,所反映的研究方法值得参照。

  凡是到过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他们的学校、政府部门或企业的职工,只是在上班时间工作,很少加班,下班后便是私人时间,有的办公室主任连秘书家里的电话号码都不知道,不能随叫随到员工前来加班。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错,人均GDP比我们高得多,人们生活舒适。陈志武从很多人都感受到的这种疑惑入手,提出现实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同时对于这种现象给出理论解释亦即预设答案: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制度成本指不适当的市场交易制度引起的附加交易成本。

  中国人付出劳动多,理应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但事实对比表明,并非完全如此。这个问题提得很清晰,而且人们容易感受到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价值。答案也很明确,将现实问题归因于制度成本。这样,将勤劳而不富有的现象和制度成本联系起来,便构成研究问题。

  直接分析比较不同交易制度下的制度成本有困难,作者为了论证制度成本对冲勤劳的价值,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将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国家与完善的国家相比较说明前者的制度成本高,以及高制度成本与“勤劳”的关系:(1)交易时间长,完成一项交易的时间长,意味着增加直接交易成本;(2)交易障碍多,障碍多则机会成本大;(3)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低,比例偏低说明要靠廉价劳动力去对冲高制度成本。

  论文作者从常识出发来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设想有笔1亿元的交易,由于资信体系不健全,双方对于司法解决合约纠纷的能力缺乏信心,卖方在收到付款之前不肯发货,买方在货到之前不愿付款。双方为了规避交易风险,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即把这笔1亿元的“大交易”,分成若干笔“小交易”,如每次交易一千万或五百万。本来一次交易完成的事,要分成10次.20次来办,如果一次交易要花费两天,分成“小交易”后,则需20天、40天才能完成。看似辛勤工作的加班加点,在交易制度完善的条件下完全是多余。如此情况下,每人每年完成的交易项目和交易量并不高。人们创造的价值低,收入也不可能高。

  作者用公司注册审批环节数和新公司注册资金等指标来测度交易制度障碍。统计分析说明,从注册一个公司到开业所必经的审批环节平均数,加拿大最少(2个),意大利最多(11个),中国则需7个。从注册到开业所需时间,加拿大最短,只需2天,意大利最长121天,中国内地需111天。所需注册审批费用,美国、英国、加拿大均不到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占人均年薪11%,意大利占25%。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中国的底线为1 000万元,日本约为82万元,美国为64万元。障碍多,人们不得不选择放弃交易。那些有创业理念和机会的人,由于资金欠缺而难以进入创业者的行列。

  对于第三个分论点,作者先是理论分析,论证服务业相对制造业而言,对权益保护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依赖性更强。同时,通过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果一国的媒体不开放,其制度环境只能适宜于制造业工业,而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恰恰就是依靠制度依赖性较低的制造业来支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制造业相对第三产业而言,经济附加值低,利润率低,而劳动力占用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冲了高昂的制度成本。

  从阐明问题的要求来评论这篇论文:

  首先,研究问题完全是从实际的观察思考中提出来的,这个现象几乎众所周知,却未曾成为一个研究问题,作者提出来,就体现了他的学术敏感性和研究水平。其次,作者在提出“勤劳而不富裕”问题的同时,给出了“制度成本对冲了勤劳的价值”这样的预设答案,这是该论文的主论点且有新意。进而,围绕此总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来展开论证。研究结果告诉读者,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权益保障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交易制度导致高昂的制度成本。这个结论表明了交易制度的重要性,对政策制订部门来说有实际价值。论文虽然从解释一种实际现象入手,但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靠“勤劳”弥补了交易制度的不足,说明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的替代作用,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具有理论价值。制度经济学指出制度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交易制度不完善,GDP却能够在最近十余年按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这其中的矛盾,陈志武的论文给出了解释,即人力资本产生了替代作用的结果。

  这篇论文清晰地提出问题,预设答案有独到的见解,同时具有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很好地完成了选题阶段该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