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的结构及撰写
2024-10-27 22:12:51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堂 周老师
观察研究问题是对观察目的的具体化,通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观察研究假设是关于本研究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
一篇完整的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观察研究的背景(或称观察背景、研究背景)、观察步骤、观察结果和讨论、参考文献等。
(一)标题
与其他类型论文标题的写法类似,可以是单标题或是正副标题。但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反映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在标题中指明了研究的方法和该文章的“文种”,它属于报告类论文。如“学困生课堂行为观察研究”,其观察的对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观察研究的内容是“课堂内的行为”.
(二)署名
如果观察报告是作者个体开展研究的成果,那么在标题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和邮编。如果观察报告是某课题研究的成果,则应当署课题组的名称,然后注明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或单位及调查报告的执笔人;或署执笔人的姓名,然后注明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和执笔人。
(三)摘要
观察报告的摘要,其内容应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该项观察,有何重要意义;对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观察取得怎样的结果或结论。
(四)关键词
观察报告的关键词,根据观察的内容、研究的问题及观察的方法进行选择。同样可以从标题或报告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
(五)观察研究的背景
观察研究背景也可以用“观察背景”、“研究背景”或“问题的提出”表示,主要说明为什么要对该问题进行观察研究,在怎样的情况或条件下进行研究的。
主要包括:本观察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本观察研究的缘由、重要性;与该研究相关的研究情况综述,即文献综述;本观察研究的问题、关键术语的界定及观察研究的假设。
1.观察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通常表现为研究者阐明自己感兴趣并且认为很重要的某个领域的某个方面的目标。
2.观察研究的缘由和重要性。
阐明为什么开展该项研究,开展观察研究的背景是什么。说明研究的重要性时,一般是写清楚研究结果带来的认识上突破或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3.文献综述
该部分的写作会涉及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其关键是从相关的文献中找出他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如观察报告《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作者以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交往为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课堂交往的类型、课堂交往模式研究的情况,选择了“双向显性交往方式的对象与手段”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探寻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交往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分析教师在管理课堂教学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指导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缘由与重要性体现在“充实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4.观察研究问题与假设
观察研究问题是对观察目的的具体化,通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观察研究假设是关于本研究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如“学生参与的倾向性是否会影响学生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交往方式有关吗?”“交往的对象是否与学生的性别有关?”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的问题。“学生参与的倾向性会影响学生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交往方式相关”、“交往的对象与学生的性别有关”,这些则是研究的假设。
(六)观察研究的步骤
观察研究的步骤也可表示为“观察程序”或“观察的方法”或“观察的对象与方法”,主要用于阐明观察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
观察工具的选用;观察对象选取;观察的实施;观察资料的分析。
1.观察工具的选用
课堂教学观察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如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对象的学习参与情况及其他表现;借助于仪器设备,如录音、录像设备记录教学现场的实况等,以弥补感官上的不足。观察的工具,有的已经比较完善可以借用。如果没有完全适合自己研究的工具可借用,可以对现有的工具进行修订,也可以自己开发。如“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该研究所使用的((9币生交往角色与时空关系记录表》和《学生课堂交往行为记录表》,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四位学者所设计工具的基础上,参照观察者的能力和课堂交往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但对自己开发的工具,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研究的效度。
2.观察对象的选取
一般而言,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观察的对象。要求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样本的研究结论能够在可估计的概率下推广到总体。当然,也可以筛选出某些特定的对象进行观察。如,“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抽取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每年级一个班作为观察对象。又如,“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究竟在干什么,选取的是“学困生”作为观察对象。
3.观察的实施
介绍观察研究的程序细节,包括本研究具体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点做以及怎样做。这主要是为了使别的研究者能够重复此项研究,以证实本观察研究的结果。
4.观察资料的分析
在课堂观察中,可收集到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一些数据资料。这些数据是如何处理的,要作出说明。
(七)观察的结果和讨论
观察的结果部分主要是对课堂中的观察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事实。结果和讨论可分为“结果与分析”、“讨论(或思考与建议)”来写。在撰写观察结果部分时,研究者要客观地呈现在观察中所收集到的实证资料;在讨论部分,研究者把研究结果放在更为宽广的范围中,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讨论包括作者自己的倾向和观点。
上述各要素中的“观察研究的背景”、“观察研究的步骤”、能还会引起作者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产生新的观点或想法,因此,“观察的结果和讨论”,可以用不同的词句来表达。有些观察研究可就有可能把“观察的结果和讨论”分成“观察的结果”和“讨论与建议”两部分进行论述。在观察报告中,重点是“观察的结果”,因为由此可导出规律、观点和结论。
(一)标题
与其他类型论文标题的写法类似,可以是单标题或是正副标题。但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反映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内容,有所不同的是,在标题中指明了研究的方法和该文章的“文种”,它属于报告类论文。如“学困生课堂行为观察研究”,其观察的对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观察研究的内容是“课堂内的行为”.
(二)署名
如果观察报告是作者个体开展研究的成果,那么在标题下面署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和邮编。如果观察报告是某课题研究的成果,则应当署课题组的名称,然后注明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或单位及调查报告的执笔人;或署执笔人的姓名,然后注明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和执笔人。
(三)摘要
观察报告的摘要,其内容应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该项观察,有何重要意义;对谁,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观察取得怎样的结果或结论。
(四)关键词
观察报告的关键词,根据观察的内容、研究的问题及观察的方法进行选择。同样可以从标题或报告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
(五)观察研究的背景
观察研究背景也可以用“观察背景”、“研究背景”或“问题的提出”表示,主要说明为什么要对该问题进行观察研究,在怎样的情况或条件下进行研究的。
主要包括:本观察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本观察研究的缘由、重要性;与该研究相关的研究情况综述,即文献综述;本观察研究的问题、关键术语的界定及观察研究的假设。
1.观察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通常表现为研究者阐明自己感兴趣并且认为很重要的某个领域的某个方面的目标。
2.观察研究的缘由和重要性。
阐明为什么开展该项研究,开展观察研究的背景是什么。说明研究的重要性时,一般是写清楚研究结果带来的认识上突破或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3.文献综述
该部分的写作会涉及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其关键是从相关的文献中找出他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如观察报告《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作者以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交往为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课堂交往的类型、课堂交往模式研究的情况,选择了“双向显性交往方式的对象与手段”为自己研究的突破口。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探寻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交往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分析教师在管理课堂教学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指导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缘由与重要性体现在“充实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4.观察研究问题与假设
观察研究问题是对观察目的的具体化,通常以疑问的形式表达。观察研究假设是关于本研究可能结果的一种预期。如“学生参与的倾向性是否会影响学生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交往方式有关吗?”“交往的对象是否与学生的性别有关?”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的问题。“学生参与的倾向性会影响学生交往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交往方式相关”、“交往的对象与学生的性别有关”,这些则是研究的假设。
(六)观察研究的步骤
观察研究的步骤也可表示为“观察程序”或“观察的方法”或“观察的对象与方法”,主要用于阐明观察研究的整个过程。包括:
观察工具的选用;观察对象选取;观察的实施;观察资料的分析。
1.观察工具的选用
课堂教学观察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如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对象的学习参与情况及其他表现;借助于仪器设备,如录音、录像设备记录教学现场的实况等,以弥补感官上的不足。观察的工具,有的已经比较完善可以借用。如果没有完全适合自己研究的工具可借用,可以对现有的工具进行修订,也可以自己开发。如“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该研究所使用的((9币生交往角色与时空关系记录表》和《学生课堂交往行为记录表》,是在南京师范大学四位学者所设计工具的基础上,参照观察者的能力和课堂交往的具体情况修订而成。但对自己开发的工具,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要保证研究的效度。
2.观察对象的选取
一般而言,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观察的对象。要求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样本的研究结论能够在可估计的概率下推广到总体。当然,也可以筛选出某些特定的对象进行观察。如,“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抽取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每年级一个班作为观察对象。又如,“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究竟在干什么,选取的是“学困生”作为观察对象。
3.观察的实施
介绍观察研究的程序细节,包括本研究具体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点做以及怎样做。这主要是为了使别的研究者能够重复此项研究,以证实本观察研究的结果。
4.观察资料的分析
在课堂观察中,可收集到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一些数据资料。这些数据是如何处理的,要作出说明。
(七)观察的结果和讨论
观察的结果部分主要是对课堂中的观察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事实。结果和讨论可分为“结果与分析”、“讨论(或思考与建议)”来写。在撰写观察结果部分时,研究者要客观地呈现在观察中所收集到的实证资料;在讨论部分,研究者把研究结果放在更为宽广的范围中,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讨论包括作者自己的倾向和观点。
上述各要素中的“观察研究的背景”、“观察研究的步骤”、能还会引起作者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产生新的观点或想法,因此,“观察的结果和讨论”,可以用不同的词句来表达。有些观察研究可就有可能把“观察的结果和讨论”分成“观察的结果”和“讨论与建议”两部分进行论述。在观察报告中,重点是“观察的结果”,因为由此可导出规律、观点和结论。
赞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