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论文结构 > 正文写作 > 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中的驳论思维摭谈

2024-10-27 22:13:04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堂 向涛
一般认为,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立论文是单纯阐释、提出己方观点,写作重心集中在证实;驳论文是质疑、驳斥他方观点,写作重心集中在证伪.在实际写作教学中,笔者却发现,教师和学生明显呈现重立论文、轻驳论文,基本不考虑驳论文的倾向。这固然与
  一般认为,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立论文是单纯阐释、提出己方观点,写作重心集中在“证实”;驳论文是质疑、驳斥他方观点,写作重心集中在“证伪”.在实际写作教学中,笔者却发现,教师和学生明显呈现重立论文、轻驳论文,基本不考虑驳论文的倾向。这固然与国人喜欢“代圣人立言”、习惯宣扬道义、强调立论的思想旨趣有关,但也与实践主体对驳论文及驳论思维的误解和漠视有关.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议论文写作中的驳论思维.
  
  一、立论与驳论。
  
  在西方当代文体学中,议论文的基本类型有四类,即阐释类议论文:观点 + 有关阐释解说;建议类议论文:有关分析 + 可行性建议;证明类议论文:假设 + 研究 + 验证;论辩类议论文:表明立场 + 卫立场 + 驳斥敌论。
  
  当前学界主张的立论文基本就是阐释类议论文。立论文和驳论文本来是议论文写作中同等重要的两种类型,但现在立论文一统天下,不仅不利于对两者互为因果、互相蕴含关系的正确理解,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思维的拓展和多元化。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怀疑和驳论的精神基因,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到韩愈的“不平则鸣”,到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虽表述不同,但其精神内核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强调自我思考,自由表达,保持一种理性的价值诉求。
  
  具体到语文教学,现代语文教育先驱叶圣陶早在《国文百八课》中就强调:“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得敌论者信服的文章.
  
  议论之所以成立,由于判断的彼此有冲突,如果对于某一判断都认为真理,那就并无异议可生,根本无所用其议论了。”他还说:“议论文是作者对于敌论者主张某种判断的东西,所以议论文大概有敌论者,至少应该有敌论者在作者的预想之中.这所谓敌论者,有时可以说得出是张三或李四,有时不妨漠然不知道是谁.总之是有敌论者就是了。议论文的读者和别种文章的读者性质颇有不同,议论文的读者一种是敌论者,一种是审判者.”
  
  这些论述不仅强调了议论文的定义,还特别强调了议论文要有敌论者意识,这其实已经为作文中的驳论思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期着名语文教育家夏尊也谈到了驳论问题:“议论文以推理为根据,除了自然界的现象以外,人类社会的事情非常复杂,而人的推理又非绝对可恃,所以无论何种名文,总不免有驳击的余地。而且议论原是假定有敌论者存在,否则已用不到议论。从这一点说,议论文可以说是广义的驳论了。”(转引自《论辩文是广义的驳论文》潘苇杭、潘新和,《语文建设》2013 年 6 期)这一论述明确清晰地指出了驳论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了驳论的基础性、必要性和普遍性。
  
  潘新和教授在《论辩文是广义的驳论文》一文中则重新提出立论和驳论的关系,认为它们不是互相对立、排斥的,没有纯粹的立论文和驳论文,立和破的界限往往很模糊,有点像鸡与蛋的关系,二者互为因果,互相蕴含.因为要立论,就要先驳论,把敌人驳倒,才能把己论立起来。还强调在立论过程中,也要进行自我反驳,要先说服自己,才有可能说服别人。立论与驳论二者是互相蕴含的,是一种循环延伸、相克相生的关系。所谓不破不立,不立不破。有立必有驳,有驳必有立,立论与驳论,“证实”与“证伪”二者的互动、对话、兼容,是论辩体式、论辩思维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人类精神创造、发展的内在动力。驳、立的相互激发、交融、互补,促成了精神思想的生生不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论辩文是广义的驳论文.
  
  通过以上各名家的理论阐释,我们认为:
  
  立论文和驳论文是议论文的两种形态,在论辩思维中,立论与驳论两种思维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写作实践中,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不能仅偏向某一类型,特别是立论文的写作,不能形成立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驳论文也应该有存在的独特价值。否则,会造成学生认知和思维上的残缺与畸形.
  
  在此,我们大力提倡驳论写作.所谓驳论,就是质疑、反驳、批判。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通过辩证和批判分析,驳斥或者修正他人错误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提出自己相对正确观点的一种思维方式。
  
  驳论一般的思维轨迹:树靶子(找到假想敌的错误观点或谬误所在);重分析(辩证、批判分析假想敌观点的谬误、漏洞);立观点(修正、批驳、完善该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总体来说,驳论思维要具有三步走意识:树标靶--析谬误--立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