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生教育类论文毕业答辩
研究生们论文答辩稿是论文设计的必备流程,为让大家更加熟悉这一块的框架,我们为各位教育类研究生们整理一份论文毕业答辩稿,欢迎各位阅读。
各位老师好!我叫xxx,学号:xxx,我的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依恋关系质量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们将从论文的设计的目的与意义、论文内容、本文成果和论文的不足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说。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儿童中期的依恋研究医乏,主要是由于这一阶段相对于婴儿时期和成人时期的依恋关系水平都有所变化。首先是依恋激活情境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依恋对象需求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减弱,对依恋对象的需求从身体上的依赖转向情绪情感上的关注。其次是开始建构依恋等级,儿童的依恋对象从抚养者延伸至其他个体(如同伴,教师等),并对不同的依恋对象进行等级区分。
最后依恋系统的整合程度更高,儿童中期这一阶段以内在工作模型为基础,整合多重亲密关系,虽高于婴儿时期,但没有达到成人水平。基于以上三点,儿童中期的依恋关系既不是婴幼儿时期依恋关系的简单延续,也不是成人依恋关系的简单化而有其独特的阶段性特点。因此,这一阶段的依恋测量工具不适合采用陌生情境测验和成人依恋访谈,应有其独特的测量方法。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于儿童依恋的研究主要采用量化研究,本研究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运用“儿童依恋访谈”对儿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和整理。探索我国儿童的依恋质量,进一步充实依恋的相关研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内容。
本研究采用Fonagy等人编制的儿童依恋访谈,探索我国8-13岁儿童的依恋关系质量。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儿童依恋访谈内容分析。运用儿童依恋访谈提纲对40名8-13儿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收集的儿童依恋关系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和总结等质性分析,根据儿童言语表达和非言语动作,确定儿童关于父母的内在心理表征,分析儿童呈现内在心理表征水平和依恋激活情境事件,考察儿童现有的依恋关系质量。
第二,儿童依恋访谈叙述风格分析。对于儿童在访谈过程中的叙述风格分两部分进行量化分析。第一部分依据儿童依恋访谈评估量表,对儿童依恋访谈资料在九个分量表中的情况进行打分,最终确定其依恋风格,以及不同依恋类型儿童之间的差异性。第二部分旨在探究儿童依恋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性。
其次,本文的成果。
研究得出:
1.儿童中期依恋风格已经内化,并在儿童内在心理表征水平有所体现。
2.40名儿童全部可以顺利接受访谈,依恋儿童访谈提纲适用于我国儿童中期的依恋研究。
3.儿童主要通过对依恋对象的趋近行为来获得内在安全感,情感沟通的需求口渐增多。
4.在儿童依恋评估量表中,女生比男生的情感开放度水平和对依恋对象谈论的均衡性水平高;男生比女生对依恋对象的否认和贬低程度高。低风险儿童对父亲的理想化水平高于高风险儿童。
5.儿童依恋与心理弹性呈现正相关。情感开放度、例证使用和对依恋对象积极消极谈论的均衡性能够正向预测学校社会积极参与程度;对父母的否认和贬低能够负向预测学校社会积极参与程度;同伴亲密关系与对母亲的否认和贬低存在显着负相关;亲戚关怀与冲突解决存在显着负相关。
6.不同依恋类型的儿童在情感开放度、对依恋对象积极消极谈论的均衡性、例证使用量表、对依恋对象的理想化、对依恋对象的否认和贬低、冲突解决和整体连贯性七个分量表上存在显着差异。
7.不同依恋类型在心理弹性上存在差异。母亲安全型依恋儿童比母亲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的学校社会积极参与和自我觉察的水平高;父亲安全型依恋儿童比父亲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的学校社会积极参与和社会能力水平高。
最后,本文的不足。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