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在经济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与国有企业特点十分契合,将其应用于国有企业之中优势十分明显。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然后提出了国有企业构建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议,希望对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集团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支持者和投资者,政府会参与并控制企业,因此,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国有企业具有规模大、经营、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多元化的特点。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在分析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融资、决策、审计等财务活动,以增加企业的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有企业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基本要求
1.1 遵循原则
国有企业在构建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要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一是时代性原则。国有企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所构建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与现阶段的发展趋势相符。二是经济性原则。国有企业所构建的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应确保收益高于成本,并对新模式的获利效果进行分析。如果新财务管理模式运行后,取得的收益低于成本,应终止新模式,沿用旧模式。三是时序性原则。国有企业在构建财务管理时,需要放眼于未来,不仅要实现当前的发展目标,还要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财务管理模式才能发挥推动作用,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实现良性的发展[1]。
1.2 集中处理财务信息
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内部各项财务信息的集中处理,同时,还能对各项财务信息进行动态化的监控,有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还能借助信息系统,采集和存储财务信息,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从而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2 国有企业构建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过程
2.1 制定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财务战略
通过财务管理战略机制的建立,实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企业管理层应该对监督和治理机构进行优化和改善,促使机构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且权力对等的关系,确保财务管理模式与预期目标相符;第二,国有企业的附属企业,必须要积极响应企业财务战略,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从而保证附属企业利益与国有企业利益相协调,促使二者实现共同发展。
2.2 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原则进行优化
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原则进行优化,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契合,财务决策必须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国有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之前,需要对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进行衡量,尽量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国有企业应该放眼于未来,结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能够有效的执行[2]。
2.3 站在理论层面对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将国有企业各项财务信息整合到一起,以此为基础,对国有企业资源和业务进行集中的管理控制,构建集核算、决策、监督和控制于一体的财务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模式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信息统一集中;二是资源集中配置;三是权力集中监控。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与普通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会基于宏观和动静结合的角度,对财务分配的“度”进行衡量与把控,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信息采集效率得到提升,从而规避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确保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2.4 财务战略一体化
层层代理关系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架构形式,这种架构形式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与下级企业的沟通,以保证国有企业对附属企业进行控制,与此同时,还能形成附属企业之间权利相互制衡的局面,使理想状态下的财务管理效率得以实现。附属企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但依然要完成的国有企业下发的任务,并严格遵循国有企业的要求和指令,对自身与整体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并且,附属企业需要将自身的财务状况上报给国有企业,由国有企业对各附属企业上报的信息进行整归纳,加强对附属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从而为战略措施的调整,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财务管理的统一运营。总部还应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融入至企业绩效管理之中,用以对附属企业任务完成情况的衡量和评价,同时还要辅以奖惩机制。此外,国有企业应该在内部加强审计工作体系的建设,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有效。审计工作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企业预算完成情况的检查;二是附属企业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是否遵循集团的规章制度;三是附属企业的的利益是否与国有企业保持一致。
2.5 构建全面预算机制
国有企业应该构建全面预算机制,充分发挥预算机制在财务资源分配、考核和控制方面的作用,以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既定的目标。预算管理的落实,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价值,以价值为导向,将EVA考核预算体系在企业内部落实,并建设兼顾约束与激励的机制,以此来提升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3]。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是预算的主要内容,在国有企业内部,业务预算包括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和投资预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业务预算,对生产初级阶段的资源需求情况进行预估,将预估结果作为协调各部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依据。业务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业务预算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财务报表,例如:E-VA报表、预算利润表和预算资产负债表等。国有企业应基于EVA系统,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合理的选择并确定评价指标,然后对权重和标准值进行明确,最后对各项指标的实际值进行计算,分析其中的差异性。
2.6 应用内部资金集中管理
国有企业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对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由国有企业总部对资金进行统一的规划、调控和管理,这样一来,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提升。应用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方面,作用十分显著,通过报账中心的设立,实现国有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在内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产生了两种资金管理方式,一种是拨付备用资金;另一种是统收统支。第一种方式,能够给予附属企业的财务权力,但是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最终的财务权力依然归国有企业所有。而第二种方式能够实现资金的收支平衡,但是会对企业经营灵活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
2.7 健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如果国有企业拥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应用系统,对重要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的采集,实现对各项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站在国有企业战略发展角度上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未来的盈利趋势进行预测。站在企业的战术层面上看,该系统能够指导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相关工作进行及时计划、决策和控制,具体表现为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模型的方式,为中层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帮助。从知识层面上看,系统可以整合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将企业纸质文件转化为数据信息资源,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从经营层面上看,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改变了传统人工效率低下,工作复杂的情况。
2.8 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在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会得到有效保证。基于此,国有企业应该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审计的地位和权威性,促使员工意识到审计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还要对企业目标定位进行管理和审计,并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国有企业应该在内部设置科学完整的内部审计架构,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促使其在具备审计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其思想道德意识,从而为企业审计队伍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国有企业还应积极应用新技术,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强化审计工作的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想要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实际情况,构建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立涛.国有企业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以酒钢集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5) :158-160.
[2]张舒.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12) :274.
[3]潘丽萍.浅析如何构建国有企业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J].财会学习, 2017 (06)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