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
摘要:现阶段,我国各类政府会计主体日益重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为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财政部继2006年发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后,又于2016年7月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并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但在实际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对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大幅度提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本文浅析了当前基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基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基层卫生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管理水平;
基层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结构的一个特征,就是固定资产占据着较大比重,其中医疗专用设备又在固定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在基层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有关固定资产的政府会计准则颁布后的新时期,基层卫生事业单位要深入考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政府会计准则为依据,积极探究有效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效避免固定资产发生流失,促进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增强固定资产效能,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大幅度提高。
1 现阶段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账实不符
从财务层面来看,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多数基层卫生事业单位未能遵循会计准则以及各项财务规则对自身所有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实施准确核算和科学管理。从账目设置来看,部分单位仅对总账进行了设置,未建立明细账,缺乏对固定资产实际变动情况的详细记录,甚至对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标签张贴,导致现有账目难以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具备的实际价值不对应其账面价值,形成账实不符[1]。有的基层卫生单位虽对明细账进行了设置,但未能实施有效的实时核账,长此以往,导致账实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部分单位对于接收捐赠、各级政府划拨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入账,无法对固定资产具备的实际价值进行准确认定,没有入账的固定资产却在实际中使用,这就导致账面固定资产总值较低,极易引发资产流失。还有的单位因政府拆迁没有相应手续,导致房屋被拆迁多年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无法核销,有的设备已闲置或实际报废多年,这些固定资产已不能形成可能流入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每年仍在固定资产账上计量,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账面难以对资产总量进行真实反映。
1.2 资产流失
部分卫生单位由于无专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缺乏严格管理,漏洞较多,易引发资产流失。例如,有的单位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私下处置,将之低价变卖,再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对固定资产进行购入,极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有的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后被个人长期占用,未使用到工作用途上。部分事业单位将具有非经营性质的国有资产转拨为经营性质的资产,实现对国有资产的非法侵占。部分事业单位将各类固定资产全部划拨至自办下属企业,对下属企业经营业务提供支持,或借助多种方式,诸如投资、联营、出租等对固定资产实施低价折现处理,导致固定资产发生流失[2]。
1.3 使用效率低
基层卫生事业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效率低,造成了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这一点在医疗专用设备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卫生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全额拨款,并没有经济效益的指标挂钩考核,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之间的横向协调沟通,有的部门配备了先进的技术仪器和设备等固定资产,但仅限本单位使用,实际使用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其他卫生单位需要使用同类设备仪器,也同样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以获取拨款对同类设备仪器进行购置,购置后同样存在实际使用效率低的问题,这就增加了事业单位的非必要性开支。还有的基层单位未能定期有效地对重要固定资产实施管理维护,导致固定资产长期闲置,增加了无形损耗,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渐导致其使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最终提前报废,会导致固定资产增加其不良损失率[3]。
1.4 缺乏盘点清查
部分卫生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和严格清查,在较长时间内未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难以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漏洞进行有效堵塞,极易导致在固定资产价值的后续计量上出现失准,甚至导致固定资产发生流失。关于固定资产的政府会计准则出台后,事业单位日渐深化其体制改革,部门设置变化以及岗位人员调整相对较大,且伴随着变动较大的资产配置,对此,有必要全面实施资产清查,避免固定资产管理陷于被动。例如,有的卫生单位下设各部门在撤销以及合并的情况下,未能对相关账目进行及时更新,极易导致陈账增多;大量固定资产缺乏清晰明确的管理人,在各类人事变更的情况下,未能规范资产交接制度,物随人走,造成账实不符。
2 新时期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 构建系统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颁布后,基层卫生事业单位要构建系统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要及时对固定资产具备的实际价值按政府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初始计量,以及后续计量,实现对固定资产结构、总量以及各项变动进行准确反映;二要针对各类固定资产制定分类账,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为固定资产管理构建基础核心资料;三要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科学统筹,对固定资产相应的申请购入具体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针对固定资产制定年度管理加护,并全面纳入总年度预算,对固定资产计划构建实施有效的预算控制,避免固定资产计划的盲目构建[4]。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人与具体岗位挂钩制度,防止人走的同时带走资产,造成固定资产的实际流失。
2.2 建立对固定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核查制度
为有效避免固定资产出现不良流失,事业单位要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对固定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核查的制度,解决账实不符的问题。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督促各卫生单位的财务和保管部门加强协作配合,针对固定资产实施及时对账,有效保障账实相符[5]。例如,部分事业单位购置的仪器设备呈现出较快的更新速度,且具有较大的数量金额,对此,事业单位要对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核查和有效的保养维护,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大幅度提升,并延长固定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实现对固定资产损耗的有效抑制。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要加强定期盘点与不定期盘点的结合,对固定资产盘亏的具体原因进行准确查明,并实施入账盘盈固定资产,有效避免固定资产出现二次流失。当部分固定资产符合报废标准要求时,要遵循规定程序对之进行及时处置,确保固定资产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并避免固定资产过多占用办公空间。
2.3 对固定资产处置进行严格控制
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制度上严格控制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的各项行为。部分固定资产具有较低的利用率,且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理论上属于报废,但实际上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对于这类固定资产,基层卫生单位要严格控制,防止对此类固定资产进行随意变卖和盲目处置。为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处理,并确保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固定资产评估程序进行科学引入,通过各类透明性和公开性较强的方式,诸如竞价出售、拍卖等对此类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实现良好的资金回收,还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固定资产对相关单位进行调拨到其他基层卫生单位继续使用。另外,事业单位下属的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固定资产处置实施科学统筹、有效控制和严格审批,定期对固定资产实施清查管理。同时,对实际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及被政府拆迁的房屋等固定资产,要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核销手续,保持账实之间的动态相符。
2.4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
在新时期,基层卫生单位要对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充分利用,联合财政部门以及主管部门针对固定资产构建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各单位要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从固定资产入口、固定资产使用以及固定资产出口等环节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大幅度提升其信息化水平[6]。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各类固定资产呈现出的增减变动进行实时监控,摒弃静态管理的方式,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摒弃事后监督的方式,实施有效的事前监督,并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时监控。要安排专人对固定资产呈现出的异常变动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对异常变动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处理。另外,事业单位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审计,并对之实施有效的跟踪监督,对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各类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基层卫生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账实不符、资产流失、使用效率低、缺乏盘点清查等方面。对此,基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基层卫生单位对固定资产实施定期盘点核查、对固定资产处置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等措施有效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匡洪瑶.浅谈新时期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新经济,2016(20):92.
[2]司忠柳.新时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科技视界,2014(25):250.
[3]曾晓莹.新时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建议[J].全国流通经济,2017(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