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摘要:在新时期, 高校日益扩大其办学规模, 并高度重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新时期, 高校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 能有效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并大幅度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对此, 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本文浅析了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探究了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以期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 信息化管理;
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 固定资产是衡量高校实际办学规模的重要指标。在新时期, 高校要摒弃传统滞后的资产管理模式, 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 借助各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促进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效率实现大幅度提高, 增强对固定资产的有效控制, 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
一、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在新时期, 高校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 能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实际效能, 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并规范相关业务流程, 还能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动态性。另外, 高校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 能大幅度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并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 对于增强高校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 扩大高校办学规模, 促进高校实现良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二、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 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
高校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 首先要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 为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支持。高校内部要强化网络建设, 丰富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传输固定资产涉及的各类数据, 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高度共享, 并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优化整合, 统一备案, 高校各院系以及各部门可借助网络账号向负责资产管理的相应部门提出申请, 对闲置的固定资产实施共享, 有效避免固定资产出现闲置浪费, 确保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实际利用效率。高校要借助互联网技术, 构建网络平台, 促进固定资产信息的高效疏通, 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高度共享, 促进各院系对固定资产实施良好的调剂管理, 进而促进固定资产实现优化配置[2]。
2. 构建高效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要针对固定资产构建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的变更信息, 对固定资产涉及的各项管理业务, 诸如资产入库、资产调剂、资产处置等实施高效有序的规范管理, 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进行实时监督, 为固定资产相应的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要基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形成具备个性化功能的各类模块, 有效满足财政部门相应的数据规范要求, 有效对接当地财政部门下设的资产管理系统。同时, 高校要结合自身资产管理的具体需求, 拓宽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业务, 增强资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这就要求高校在设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制定相应的个性化功能模块, 并对系统设计可扩展接口, 及时扩展系统的使用功能。
3. 合理确定信息化系统模式
高校要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模式。当前, 两种模式最为常用, 一种是C/S模式, 一种是B/S模式。C/S模式是指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该模式安全性强, 且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轻松的开发环境, 简单易学。但是该模式对客户端具有较高要求, 需将相应软件安装于客户端, 且不利于对系统进行拓展开发。B/S模式是指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该模式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无需对特定软件进行单独安装, 且无需维护客户端。该模式用户全部运用统一浏览器。该模式能有效联通其他网络, 且系统后台无需做大量的维护工作。但是, 该模式对技术要求较高, 且运行速度较慢, 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上述两种模式均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缺陷, 单独采用一种模式难以有效满足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需求。对此, 高校要以B/S模式为主体, 结合C/S模式构建混合的信息化系统模式, 增强信息查询功能, 并强化资料管理[3]。
4. 引进射频识别技术
高校要引进射频识别技术, 对固定资产存放的具体位置进行准确识别, 对固定资产实施快速盘点, 提升固定资产实际管理效率。射频识别技术能借助无线射频信号对多目标对象进行自行识别, 并实现目标间的信息传递。高校引进射频识别技术后, 利用标签转换系统, 对固定资产实施标签转换和有效绑定, 将固定资产涉及的各类信息在其资产标签中统一储存, 在固定资产上粘贴标签。利用终端查找, 借助无线定位, 即能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实现对固定资产的自动识别, 进而实现对固定资产具体存放位置的准确快速查找。同时, 引进射频识别技术, 能有效淘汰传统滞后的人工核查方式。借助无线电波, 能实现对大量标签蕴含的固定资产信息快速读取出来, 并对终端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读取, 对固定资产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上传, 然后自动核对各项数据信息, 实现对数据的准确全面汇总, 最终实现对固定资产的自动盘点, 能有效提升固定资产实际清查效率。
5. 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与财务账务系统的对接
高校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 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与财务账务系统的有效对接, 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奠定坚实的信息化管理基础。高校要增加资金投入, 对固定资产现有的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升级改造, 增设计提折旧模块, 实现对计提折旧功能的有效完善。高校要邀请软件公司对系统接口进行开发, 实现两类系统的有效对接, 并通过统一数据库对计提折旧相关信息进行传送, 将固定资产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后, 直接遵循固定资产的具体类别以及实际年限进行计提折旧, 并在月末形成计提折旧的详细数额, 财务部门据此对计提折旧实施账务处理, 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 能有效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优化配置。对此, 要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构建高效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合理确定信息化系统模式、引进射频识别技术、加强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与财务账务系统的对接等措施有效加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东亮.推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 (1) :196-197.
[2]刘筱妹.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v.40;No.204 (4) :101-105.
[3]廖丹.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8 (5) :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