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乡镇作为落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实施主体, 三农政策贯彻落实得到位与不到位、好与不好, 直接关乎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涉农项目、专项资金效益发挥。但从对乡镇财务财务管理审计的情况看, 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和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程。
关键词:乡镇财政; 财务管理; 审计;
1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审计发现的问题
(1) 乡镇级财力供给不足, 存在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被用于平衡预算问题。受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影响, 历年来对于贫困县靠上级财政救助保平衡财政预算支出体系, 在地方财政收入仅占了地方财政支出16.8%的财政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 以及社会事务的不断拓展, 乡镇级财政刚性支出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极大, 艰难度日。乡镇财政为了保证机构运转、保重点支出、应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等, 不得以而为之, 将上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涉农专项资金部分用于平衡地方财政支出。
(2) 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使用不及时, 存在滞留、闲置的问题。一是部分涉农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方案不科学、项目难以实施, 形成资金闲置。二是涉农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拨付不在时令节气, 导致资金闲置。三是涉农专项资金完成后的结余未收回安排使用, 造成资金闲置。四是针对某些涉农专项资金乡镇未按计划或安排开展组织实施, 造成资金闲置。对于资金长期滞留、闲置, 不但资金使用效益得不到体现, 还严重制约了资金紧缺项目的顺利实施。
(3) 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存在挤占、挪用的问题。一是挪用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用于非涉农项目建设或其他用途。二是在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中列支单位办公费、招待费、培训费、机车费油料费、差旅费等, 挤占专项资金弥补行政机构运转经费不足。三是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政策措施落实不精准, 资金投放不精准, 扩大范围使用对象违规享受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补助。
(4) 乡镇财政财务违规核算, 存在利用往来账户核算隐瞒收支, 改变资金用途, 长期挂账不结算、不结账的问题。一是乡镇财务人员违规核算, 不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进行财务核算, 记账不规范, 大量的资金在往来账户中随意冲转使用, 账目不依照规定核算内容、清理结转, 无限增大往来账户余额。二是乡镇财务利用往来账户, 违规隐瞒财务收入, 违规改变资金用途, 达到相互混用串用致核算混乱。三是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项目实施、验收与财务结算脱节, 项目实施借出大量资金, 在项目实施完工后不及时办理财务结算, 资金以借款形势长期挂账, 形成账实不符。
(5) 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存在被骗取、套取问题。一是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分配来源渠道多, 项目类同多, 通过虚报、重复申报、伪造项目投资、虚构补贴数量或补贴对象等多种手段套取资金。二是项目实施不规范, 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种类繁多, 有的项目支持范围、建设内容上存在交叉和重复, 容易导致一个项目分解为多个项目进行重复申报、多头申报, 甚至有的利用项目隐蔽工程量抓住监管难度契机, 通过虚报虚增工程量套取资金。三是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分布零散, 资金点多面广, 资金使用战线长, 到村到户资金零星, 由于监管缺失, 致使基层干部微腐败问题严重, 以及有的基层干部为优亲厚友申领到户补助补贴资金, 真正的贫困对象却无法享受到资金扶持和政策红利。
(6) 乡镇党政领导管理决策层面和财政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问题。一是党政主要领导漠视财经纪律, 坚持专款专用政策规矩意识淡薄, 财政资金使用个人说了算思想严重, 随意性大, 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二是盲目决策上项目, 缺乏可性行调研, 不按批复规定项目内容实施, 擅自决策改变项目建设内容, 致使项目支出久拖不结, 项目批复主管部门不予核销, 项目资金支出长期报不了账。三是党政领导和财务人员因工作变动, 缺乏变动前后工作的衔接机制,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决策失误, 资金损失浪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导致财务管理混乱。
2 问题的成因分析
(1) 乡级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 财力难以供给支撑事权支出。地方财源收入不稳定, 无财源支柱产业, 各级财政负担比率刚性支出增长过快, 地方财政无力做到预算收支平衡, 占用上级下达预算专款平衡预算时有发生。
(2) 乡镇党政领导和财务人员, 管理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政策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不研究、不解决, 甚至有一种乱中求稳的思想意识,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党政领导干部管理或决策失误造成资金损失浪费, 政策措放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3) 涉农项目资金申请、下达时间、申报条件不合理。一是申报条件时间要求紧, 来不及充分准备论证, 导致申报材料科学性可操作性难以得到保障。二是项目资金下达不及时, 很多资金年底下达, 再完善相关建设程序耗费大量时间, 加之涉农建设项目有的受时令节气的影响因素大, 过了节令就要等到来年才能实施, 造成项目进度慢、资金效益低。
(4) 到乡级涉农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 项目管理实施部门多。县级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扶贫、交通、民政、发改等部门不仅具体有资金的二次分配权, 还有直接实施项目权, 同时这些部门还向乡镇分配项目资金计划, 由项目乡镇自行实施。项目建设地点大多在乡村两级。
(5) 管理制度缺失, 监管问责机制不健全。一是由于财政涉农专项项目管理部门普遍存在重实施轻管理问题, 在资金申报安排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划协调机制, 在管理信息上没有实现数据互联共享, 无法及时发现重复申报、多头申报等问题。二是由于项目实施管理部门多, 资金分配渠道多, 资金使用战线长, 点多面广, 因监管力度不够, 对骗取、套取财政资金的惩处力度软弱, 问责处理机制利用不到位, 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3 完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对策
(1) 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坚持先有预算再有支出的底线思维, 培育乡镇财源收入来源增长点, 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 做实收支预算, 确保财政财力供给平衡。
(2) 强化党政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对发现不依规依纪做事的、擅自改变政策措施规定实施内容的、资金使用不精准的, 严肃加大惩处力度、追责问责力度。
(3) 构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管数据平台, 形成长效监管机关。运用大数据思维, 借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有效地将各部门实施的项目纳入统一的信息监管平台, 随时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同一部门、同一时期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同一地点等项目实施情况, 依托计算机技术。对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内容、项目地点、项目所属部门、资金数据等为基础的监管分析平台, 实现对资金项目的实时监管。
(4) 探索建立财政涉农专项资金顶层设计。一是建立完善统一规划, 要将同一区域内一定发展时期涉及所有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扶贫、交通等涉农项目纳入统一规划, 避免在支持领域、支持范围、建设内重复交叉。二是构建完善的涉农项目库, 实现管理与实施相分离, 避免现行体制下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的项目从申报到实施至验收由一个部门承担。项目管理部门要担负起项目统一规划、申报、监督、验收责任。
(5) 加强乡镇党政领导和财政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一是对党政领导的培训, 着重贯彻落实议事决策程序、资金执行政策、财经纪律, 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二是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着重培养财务人员严格遵守会计制度,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维护财经纪律, 提升业务技能, 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客观。
参考文献
[1]马超.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12) :11, 35.
[2]刘志刚.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J].财政监督, 2011 (24) :55-57.